善行的名言警句劝人行善的名言警句
1、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传》》
3、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4、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南宋)《名贤集》
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6、积善而不息,则通於神明,参於天地矣。——《荀子》
7、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8、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荀子》
9、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0、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吕氏春秋》
11、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
1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警句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3、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荀子》
14、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15、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春秋》
16、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大学》
17、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8、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9、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20、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墨子》
21、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22、夫帝者,为善为恶,天下莫不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3、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24、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大学》
25、君子有善万世之心,行之自身始。——(南宋)胡宏
27、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尚书》
28、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0、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31、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
32、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明)洪应明《菜根谭》
33、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34、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南宋)胡宏《知言》
3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36、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墨子》
37、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38、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39、国君诸侯之不可以不执善承嗣辅佐也。——《墨子》
40、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南宋)《名贤集》&nbs警句p;
41、闻一善言,见一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
42、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43、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44、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5、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礼记》
46、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47、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明)洪应明《菜根谭》
48、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明)洪应明《菜根谭》
49、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0、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51、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2、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
54、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南宋)胡宏《知言》
55、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56、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书》
57、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左传》
58、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6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6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6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64、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荀子》
6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66、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吕氏春秋》
67、幼时不择善人教之,使至于为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68、赏善罚恶使不至天乱,斯可谓之君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6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70、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明)洪应明《菜根谭》
71、善恶吉凶百行俱载。—警句—(南宋)胡宏《知言》
7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74、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经》
75、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明)洪应明《菜根谭》
76、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7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善行79、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80、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墨子》
81、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大学》
82、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中庸》
83、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吕氏春秋》
8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85、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墨子》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