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人名言解释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1、名不正,则言不顺。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解释子吗?
7、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17、听其言而观其行。
18、割鸡焉用牛刀?
19、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2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2、有教无类。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4、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2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0、道不同,不相为谋。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见得思义。
3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9、朽木不可雕也。
4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1、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42、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解释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4、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57、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孔子;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8、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5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60、翻译: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6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6、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6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6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5、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76、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7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8、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
79、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