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语录一切靠自己的霸气句子
1、民之多幸,国之不幸。《左传》
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3、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左传》
4、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大学》
5、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左传》
6、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论语》
7、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儒家矣。《论语》
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
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1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12、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1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14、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
1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7、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
18、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
1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
21、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2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24、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
25、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26、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27、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28、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2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1、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周易》
3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
33、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自己的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周易》
3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35、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
36、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左传》
37、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
38、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礼记》
39、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
40、周者,周代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周易》
4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4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4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44、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45、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46、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尚书》
47、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
4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4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
50、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5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52、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
5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54、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
55、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5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5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
59、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
61、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6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6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6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6、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尚书》
67、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尚书》
68、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自己的。《礼记》
69、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
70、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
73、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春秋》
7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
76、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左传》
7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78、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
79、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尚书》
80、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
8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8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8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8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8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
87、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左传》
88、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8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90、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
91、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儒家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