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的诗句
1、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诗句歌头·丙辰中秋》
3、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4、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5、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6、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7、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8、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0、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1、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诗句》
12、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3、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4、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15、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6、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7、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1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9、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0、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1、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习俗晚。&md习俗ash;—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2、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4、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6、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27、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9、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30、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31、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2、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3、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4、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35、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7、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8、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39、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40、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41、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2、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43、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4、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5、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46、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4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8、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1、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2、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54、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57、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58、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59、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60、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61、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