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教名言警句曾国藩做事名言警句
1、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5、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6、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7、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8、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10、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1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2、家有万金,不如进德修业可靠。
13、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
15、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6、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7、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9、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20、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2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22、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2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24、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6、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2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8、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29、人伦明,则礼乐兴。
30、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31、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2、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36、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37、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8、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39、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1、苟能读书者,则无地不可。
42、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3、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
44、曾国藩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4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6、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7、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48、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9、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50、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51、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
5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53、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54、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55、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57、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8、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5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60、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61、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62、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6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64、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65、心至苦,事至盛也。
66、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67、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68、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69、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70、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71、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72、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7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7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75、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77、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78、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7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80、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81、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8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警句规其短。
83、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84、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