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励志名言翻译古人名言警句带翻译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m翻译iddot;葛洪
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5、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10、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1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2、学不可以已。——《荀子》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5、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19、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警句——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22、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2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30、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31、知不足者好学,翻译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3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3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3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3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8、知耻近乎勇。——《中庸》
3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40、叹息。
4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4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4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4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4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5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5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5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53、黑发不知翻译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7、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1、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62、好学而不贰。——《左传》
6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