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名言超脱道家名言及解释
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4、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天地言及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11、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16、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8、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译
21、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2、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3、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2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2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7、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2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9、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1、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3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3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4、以水救水出此。
3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3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9、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到老死不相往来。
4道家1、知其不可道家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4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44、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5、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46、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4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4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9、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5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1、我的交合与变化。
5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5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54、圣人无言及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5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5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5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8、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
59、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60、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6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62、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63、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6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65、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6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67、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6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7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72、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73、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7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7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7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9、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80、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8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8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8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84、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8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8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89、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90、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