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名言小学生关于传统美德的名言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19、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1、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9、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3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3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5、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3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3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0、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1、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4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md中华ash;《增广贤文》
4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44、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4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4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4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mdas中华h;《论语·学而》
5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5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54、过而不改,是谓过美德矣。——《论语·卫灵公》
5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57、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58、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5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6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6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6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6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中华不和。——《论语·子路》
7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7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7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7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7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7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8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8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8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8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