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书名言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
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孔子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8、寝不尸,居不容。
19、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6、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5、当仁,不让于师。
36、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句话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7、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3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4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4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6、有教无类。
4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0、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5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刚、毅、木讷,近仁。
5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5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5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9、朝闻道,夕死可矣。
6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61、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6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孔子孔子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7、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6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70、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7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7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7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6、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7、道不同,不相为谋。
7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