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9、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4、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8、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19、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20、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蒲松龄《聊斋志异》
21、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22、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2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战国·屈原《离骚》
2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2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0、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34、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35、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杨循吉《题书橱》
36、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读书——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37、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3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39、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0、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4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42、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4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5、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法式善《读书》
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4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4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5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5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5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54、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古人mdash;—刘过《书院》
5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5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8、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5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0、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61、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6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6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65、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66、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6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68、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6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7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71、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7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7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7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75、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7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77、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7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79、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8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81、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8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8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8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8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87、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8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8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古人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90、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9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读书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2、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3、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94、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9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96、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98、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9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0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