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阅读答案

文章 2019-07-10 02:08:57 1个回答   ()人看过

被敌人的炮弹炸断双腿的科梅立菲已经停止了呼吸。

保罗已经崩溃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逼得他不知该向谁祈祷,也许真有神灵,也许真的只有神灵才能挽救科梅立菲,挽救一个19岁的生命!

科梅立菲已经挣扎得太久,太辛苦,也许这于他也是一种解脱。安安静静躺在那里,就像熟睡了一样,再也听不见“轰轰”的爆炸声,再也闻不见腐烂了的死尸的气味,也用不着担心食物会不会送来,更用不着担心炮弹会从哪个方向飞来,一下子炸断自己的双腿了。

……

一切都结束了。

又是一片废墟的战场。最可恨的是食物,以前是在食物中混合锯屑,现在纯粹是锯屑了,无论如何这都是很难咽到肚子里去,真见鬼,这仗越打越糟糕。

一架敌机在头顶上盘旋,一个俯冲,低空投弹,卡特猛一拉保罗:“趴下……”

炮弹在身后一米远的地方炸开了,泥土四溅。

保罗待硝烟散开,抬起头笑了笑,“又没射中,来,我们走。”

卡特挣扎着翻起身:“等等,保罗,出故障了,我没法走了。”

保罗慌忙跑过来,搀着卡特疾呼道:“你被击中了吗?”

卡特双手抱着腿,龇牙咧嘴地说:“骨头好像断了,真见鬼!”

保罗微觉放心,撕下自己的衣服帮他包扎,一面笑着说:“如果只是脚还算好……”

“算我运气吧。”卡特笑着说。

“好运气,”保罗用力点着头,“它代表着战争即将结束……现在我来背你,来吧。”

保罗横扛起卡特继续往前走,头顶上那架敌机还在盘旋,发出讨厌的轰鸣声。

保罗猫着腰往前走,“等战争结束后,我们再看看可以一起干点儿什么,告诉我,你的地址……”

卡特还没有回答,一颗炮弹忽然在左侧不远处落下,保罗一惊,微微蹲伏。

身上的卡特,软软地垂下了头。

硝烟散去,荒凉的战场上,保罗一步步蹒跚而行,嘴里絮叨不已,卡特却一言不发,仿佛世界就剩下了他们两人。

终于走到了野战医院,保罗也累得够呛,摇摇晃晃地走到门边,一名医务人员跑过来帮着放下一动不动的卡特,让他平躺在床上。保罗擦了一下满脸的汗水,轻松地说:“好了,卡特,你会没事的。”说着起身去取水,准备给卡特喝。医务人员的声音却异常冷漠地传来:“你白费劲了,他死了。”

手中的杯子掉到了地上,保罗的头深深垂下……

保罗的心绝望到了极点,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最后一个朋友死去,死神倏忽就至……他站起身,麻木地走了出去。

已经没什么好想的了。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苟延残喘,找不出一丝快乐的理由。

时间是1918年,德军的情况已经恶劣到了极点,到处有传言说要停战了,可是两边的军队却仍然对峙着。

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保罗的心已经死了。

德军在修战壕。

保罗坐在机枪旁,表情平静,自从卡特死了以后,他一直就是这样。木然地看着战友在准备工事,看一会儿索然无味,就扭过头从机枪上方看外边……渐渐地,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枪前方有一只美丽的蝴蝶,这是战场的精灵。

保罗慢慢站起来,从战壕上面探出了脑袋,趴在沙袋上慢慢伸出手,伸向蝴蝶。

蝴蝶抖着美丽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手近了,近了……

“砰——”地一声枪响,那手猝然停下……五指慢慢松开,松开……

那一天,战场上是那么地沉寂和安宁。

当日战报:西线无战事。

1.卡特之死,并不是到医院时候才确定的,在这之前有多处暗示,请你结合文本指出来。(4分)

2.作品写科梅立菲和卡特之死,对后文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4分)

3.小说中出现的“蝴蝶”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6分)

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西线无战事”的深层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首先第19小节写“卡特软软地垂了下来”,说明已经死去;其次第20节保罗絮叨不已,而卡特“一言不发”证明已经出了问题;到了野战医院时候卡特是“一动不动”,也说明已经死去。(找到2处即可得4分)

2.科梅立菲和卡特都是保罗的好朋友,他们的死对保罗而言是巨大的打击,促成了保罗从“崩溃”到“绝望”“麻木”到“心死”、中枪身亡的最终结果(2分);科梅立菲和卡特的死也是对作品主题有力的烘托:战争如此残酷,军方如此漠视士兵的生命,个体生命的消失对他们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2分)

3.蝴蝶是“战场上的精灵”,它让已经木然的保罗泛起笑意,感受到生命的美好(2分);蝴蝶停在枪前方,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有着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深刻意蕴(2分);保罗伸出手去靠近蝴蝶,是隐喻被战争摧残的人们追求和平,保罗因为蝴蝶而死,隐喻着深陷于战争泥潭之中的人们为和平的到来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可企及,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2分)

4.西线每天都在上演着死亡,都有生命的消逝,但军方战报“西线无战事”,足见战争发动者对生命的漠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无视士兵的死活(2分);“西线无战事”深刻揭示出战争的残酷和战争发动者的残忍无情,是厌恶战争、反对战争主题的有力注脚(2分);“西线无战事”这几个字,激发读者去思考,去责问当局,激发读者对保罗等无辜生命逝去的深深同情(2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