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奇走上求索之路的院士名人故事

文章 2019-07-10 00:22:21 1个回答   ()人看过

贝时璋是我国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科学活动家。他开创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者。他是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请看……

上海之行开启好奇之门

贝时璋小时候很老实。很少出自家的门,直到他3岁时,才由长辈领着到村里的祠堂看了一看。没想到,他对祠堂门口石狮子嘴里的圆球产生了兴趣,他禁不住地想:这圆球既能滚动,又不掉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贝时璋琢磨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次,阿爸带贝时璋母子俩到上海办事,一路上,贝时璋看到许多以前从未看过的事情。他看见了拉纤人,看见了船老大把橹摇得飞快,看到了乡下从未有过的名字叫“江天火轮“的大船。贝时璋感到奇怪的是:没有拉纤人和船老大,这船怎么会动呢?船舱里有一盏灯,没有灯油,灯怎么就能亮了呢?对这些疑问,贝时璋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上海,贝时璋看到了许多新奇古怪的事,他坐的黄包车与乡下的独木车不同,黄包车是人在前面拉,独木车是人在后面推;他看到小叔给他买的狗头帽、老虎鞋上的图案与乡下的不同,他在繁华的南京路看到商店橱窗有个木头的、黄头发,而且会自己转动的“洋模特“。贝时璋呆呆地站住了,他不明白这个木头人怎么会自己转动。

贝时璋还在堂姑妈家看到真正的电灯,这电灯依靠“扳头“,一上一下扳动使它一亮一灭。贝时璋呆呆地望着电灯想,乡下要有这玩意儿就方便多了。

短短的上海之行,贝时璋大开眼界,他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想。上海之行开启了他心中好奇与探索之门。

母亲的教诲受用终身

因为贝时璋好静不好动,母亲经常要他在家看门不让狗进来,贝时璋很听话,手拿一根打狗棍,看护着家门;如果没有狗进来,贝时璋就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心事,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现在,无论工作或学习,他都能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母亲很疼爱贝时璋,但从不娇惯、溺爱他。母亲识字不多,却懂得让孩子从小要勤快,经常教贝时璋抹桌子、扫地、学织渔网。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男孩子不勤快,长大没本事赚饭吃,何况以后还要娶妻生子,成立家庭,不会劳动就不会生活。“母亲从不给贝时璋零花钱,常告诉他:“男孩子养成花钱的习惯不好,人穷不要紧,但要学会精打细算。在世界上做一世男人,扶老养小,要有责任感。“当时家里穷,日子过得紧巴,母亲从不因为穷而对亲戚邻居吝啬。过年时,凡是来家里的客人,母亲都尽量给他们拿一些好衣服去典当换几个钱花,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母亲对贝时璋和他的姐姐说:“亲帮亲,邻帮邻,谁家没个困难?亲戚邻居要互相帮助……“听话的贝时璋把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过年时,家里才有机会买点肉,杀只鸡,改善生活。但这些鸡、肉母亲只有在来了客人时才端出来,让客人分享。母亲告诉贝时璋:“小孩子吃肉骨头,把肉留给客人吃!宁可我们自己吃得差一点,也要让客人吃好。只有我们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我们。这是礼貌。小孩子必须要有礼貌!“母亲教育贝时璋做人做事,自己也以一颗善良友好的心灵去对待街坊邻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这为贝时璋树立了良好的母亲形象。

母亲曾对贝时璋一字一顿地说:“儿呀,男人要成大器,就得有文化,阿姆(方言:妈妈)没文化已经苦了一辈子,你一定要给阿姆争气,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男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贝时璋养成了生活、工作的好习惯,他一辈子都在钻研学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成了一个有出息的男人!学习,使贝时璋长出了飞翔的翅膀。贝时璋刚开始读书时,他既感到新鲜有趣,又觉得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把看到和想到的,统统记下来,读书对他有用了。那时读书,有许多课文是要背诵的,如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开头几句隽永的诗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无疑强化了贝时璋对学习的兴趣,李白在另一篇文章中写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子清轻,上浮者为天,下沉者为地……“对贝时璋的影响也很深,他觉得很有哲理,认识到天地宇宙是自然开辟的,不是神造的。这是贝时璋最初对自然界生命的认识。

贝时璋能更广泛地接触到科学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得益于父母明白事理、懂得送孩子读书开眼界长学问的见识。1915年,贝时璋12岁时,父亲把他送进当时在汉口德国人办的学校读书。这个学校不讲宗教,不问政治,只向学生灌输理科方面的知识。贝时璋在这个学校学到了不少关于天文、物理、化学、数学和动植物方面的知识,还读到了一本E·菲舍尔著的有关“蛋白体“的书,这是他对蛋白体的生命意义的初步认识。

父亲对贝时璋小时候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影响,父亲言语不多,生活有规律,他经常告诫贝时璋,存放东西要有固定的位置,以免乱找乱翻浪费时间。贝时璋从父亲那学到了生活有序的好习惯,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1921年秋,贝时璋在同济预科毕业,希望能出国留学,父亲、母亲知道供养不起儿子留学,但还是变卖家产,为儿子凑够了800元的费用。父母的坚决支持,使贝时璋得以踏上了探索生命的科学之旅。

在回忆自己生活之路时,贝老言语中充满了对自己父母的感激之情,他说自己:是把“母亲为人,勤劳节俭、宽容厚道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意志坚定,排除一切困难,奋斗终生“。贝老衷心希望:“21世纪成为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的世纪。“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