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卫星月球》的教学反思范文
《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课本设计的教学环节有两个。
一、认识人类观察月球所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在以往的教学中,本人都是按照这两个环节进行教学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内容并不丰富,特别是第一环节,把它特意讲解感觉实际意义不大,而第二环节以课本已有内容为资料太过空泛,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有什么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本课教学更充实,更富有激情?让我反复思考,最终决定在课前便让学生自己先行探索,为此,本人设计了几个问题在前一节课交给学生:
1、月球的基本数据是多少?和地球相比是什么关系?
2、月球背面有几座环形山是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
3、最高的环形山有多少米?
4、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是哪一年由哪个国家发射的?
5、地球人与哪一年登上月球?
6、中国探月计划的大致规划是什么样的?
把这几个问题提前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变得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对月球的了解也更加的全面了,在制作月球卡的时候,也不会在因没有内容而无法制作。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