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的教学反思
编者按:
班主任在职业生涯中,总会有一些“得意之作”。“不要脸”的故事,曾经是王开东老师引以为豪的成功教育案例。但时间如流水东去,人却在从山下向山顶攀行。随着为人师者人生境界的提升,在反观过去时,他从当初的“对”中看出了“错”,甚至认为自己曾经觉得“精彩极了”的处理其实“糟糕透了”。反思过错,是一种必然选择;反思成功,则是一种教育境界。
回放:“不要脸”的故事
一大早,班主任谭肃穆就跑过来,让我们鉴定笔迹。起因是,一个学生在市报涉及我校的报道上写了一个批语:“不要脸!”
其实,批一个“不要脸”问题并不大,关键是高考前夕,大敌当前,兵临城下,有了这种愤激的思想,失去了平和的心态,问题就大了。所以,谭老师决定查个水落石出。
几位老师七嘴八舌地讨论。他们充分调动想象力,给出了许多佐证,提供了好几个“犯罪嫌疑人”,但最后,还是莫衷一是。后来,谭老师问我:“王老师,你是语文老师,批改了那么多的作文,应该对这个字迹有点印象吧?”
我这才详细看了一下那则报道。
报道称:“我校国际班共39人参加雅思考试,取得辉煌成绩,通过了38人,其中6分以上高分的就有24人。他们获得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直通车。近年来,我校和澳洲联合办学,成效显著。国际班主要招收思想进步、成绩优良、有志于海外留学的学子。”
学生正是在成绩优良的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旁边的点评是——“不要脸!”
我是一个教师,一个语文教师,我像孔乙己一样受到“科举”的毒害,而且很严重。我每天都想着考试,当时,我正在讲现代文阅读。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现代文阅读的好材料。于是,我说:“好啊,这真是好东西!我来处理吧。”
那天的课还有一半时,我把这个“猛料”抖给学生。我说:“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好材料。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这里的‘不要脸’究竟有多少层含义。”
学生们哈哈大笑,兴趣盎然。
我给了一段时间让他们思考,然后请学生作交流。
但两个同学站起来讲的时候,思维明显有些混乱。我开始诱导:“同学们,你们要坚持对象分析法,找出这起事件中涉及到的所有对象,然后,对他们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下,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
有人说:“‘不要脸’可以指那些国际班的学生,说他们成绩优良,这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
这一点不能说没有道理,国际班的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在高考之路不通的情况下,才选择出国这条道路的。可以说,他们原本就是我们学校里成绩最不好的学生。有些话可能是对的,但对的话未必适合赤裸裸地说出来。
还有人说:“‘不要脸’可以指这则报道的宣传人员,他们报喜不报忧,让人特恶心。”
我评价:岂止是我们的报道人员?我们的官员、我们的报纸、我们的很多新闻都是报喜不报忧的。犯错了,跑得比兔子还快;有好处了,拼命要分一杯羹。这也是中国特色。
学生大笑。
有人说:“‘不要脸’还可以指学校。当初,为了自己的升学率,不断动员这些差生报考国际班,恨不得把他们赶得远远的。现在,他们出息了,有利用价值了,又拿他们往学校脸上贴金。”
还有人说:“‘不要脸’的,还可能是报社。很多宣传文章,都是有偿新闻。”
不少学生貌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鬼得很呢!
我问同学们:“还有吗?还有没有遗漏?”
后来,有一个学生说:“还有评论者,就是那个写‘不要脸’的人,我们没有涉及到。”
我说:“我们接下来分析他的心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好题目,咱们好好挑战一下。”学生更加来劲了。
有学生说,如果这里的“不要脸”是骂报社,那说明评论者关心社会,不是书呆子,有正义感,有良知,有指点江山的豪情,还有认识社会的敏锐目光。
还有学生说,如果这里的“不要脸”骂的是国际班的学生,那么,这种酸葡萄心理就要不得了。首先,国际班的同学过去成绩不好是事实,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事实。作为同学和校友,我们应该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他们,并且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其次,“成绩优良”并非国际班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们当然不能给人乱戴帽子。最后,骂国际班的学生“不要脸”,近似于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它降低了我们自己的品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我们自己“不要脸”。
还有学生说,如果“不要脸”骂的是教师,那也不对。首先,教师有过错,学生当然可以批评,但“不要脸”带有人身攻击倾向,这不符合师生关系的定位。其次,就算是老师做的这个宣传,未必就是他的本意,我们怎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呢?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当老师做这个宣传的时候,很可能不是为了宣传,而是想表达对学生进步的一种欣喜,一种快慰!那么,这样的老师,何罪之有?如果,“不要脸”骂的是学校,也要一分为二来看。首先,学校也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学生的利益就是学校的利益啊!还有,学校的宣传既是对学校的赞美,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一种鞭策呢?
看看快要下课了,我最后总结说:
“你们看看,所谓‘成绩优良’的学生,也就是当初你们认为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已经登上了名校的直通车。高考在即,我们呢,该何去何从?我想,同学们所要表达的绝不是谁谁‘不要脸’,而是借说人家‘不要脸’,来表达我们一定要‘要脸’,也就是我们一定要‘挣面子’,为自己呐喊,为父母添彩,为母校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挣足面子!”
掌声,欢呼声,笑声……
遗憾:无法完成的深度对话
朋友童蓓蓓曾经看过我这个教育案例,她说:“这个案例特别好,但还可以更好。2006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孩子已经毕业了。你可以深入采访他们,找出当初写‘不要脸’的那个人,和他来一次深度对话,这个案例的意义会更大。”
这个建议真是太好了。当时,我无端地想到了《项脊轩志》,想起了归有光在13年之后的那一段精彩的补续,我不由得信心大增:这哪
里是完成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这简直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终身教育!
于是,我赶紧联系这个班里的李鑫同学。李鑫还记得这回事,但只是支支吾吾地告诉我:“当时,确实知道是谁,现在时间长了,已经忘记了。”看我比较失望,她又对我说:“王老师,我帮你打听打听吧,看看别人是否还记得。一有消息,我就会通知你的。”但后来,终究没有了消息。
对此,我是非常理解的。走向社会的孩子们,在找工作或者继续升学的压力之下,已经没有谁会在意当初的年少轻狂了。
但是,我失去了一个弥补的机会,不能把当初的教育缺失缝合起来,以成就一个圆满的教育故事。尤其是在知道如何补救的情况下却无法补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反思:从“精彩极了”到“糟糕透了”
我和好朋友皮鼓聊天,他们正在研究案例写作。在和他深入交流之后,我豁然开朗,产生了反思这个案例的冲动。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我当初认为这个案例“精彩极了”,现在又认为它“糟糕透了”呢?
这涉及到案例的核心问题。首先我们要追问的是:在这个教育故事中,谁是真正的主人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这个案例的走向。
如果主人公是老师,是我,这就是表现主义案例。
表现主义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教师的教育艺术。为了这种教育艺术的阐释,学生的面孔可以模糊,可以遮蔽,甚至可以改写。故事成了例证,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证明教师的正确。教师的教育艺术早就主题先行。
在这个案例中,一开始教师是无备而来。但随着故事的走向,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表现主义的手法。课堂越精彩,表现主义就越成功。这也就是我起初认为这个案例精彩极了的原因。
如果主人公是学生,如我案例所述,这个案例就是技术主义案例。技术主义案例强调解决问题,实质上就是“破案”,找到写“不要脸”的人。但我这个案例,又有特殊性。这里确实是解决问题,但不是“破案”问题,而是转换成了解决现代文阅读问题。这既是课程的生成,也是对真正教育问题的遮蔽。尽管我巧妙地涉及了对学生的思想疏导和教育,但犯错学生却隐藏在背景之中。
由于对这个学生的内在动机不明,我处在黑暗和蒙昧之中,只能不得要领地引导。这种引导也许有效,也许无效。没有教育的反馈,效果无从知晓。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个引导因为有一点居高临下,有一点自以为是,有一点得意忘形,很可能会引起特定学生的不快,那样就非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对立情绪。至今学生还不愿面对当初这件事,就是一个例证。可惜,时间不能回头,我已无能为力了。
第三种,如果案例主人公是那个特定的学生。这就属于建构主义案例了。建构主义案例,强调通过深入学生的心灵,真实地触摸学生的所思所想,先理解学生,再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内在德行。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了。
建构主义案例遇到问题时,不是先想着怎么办,而是先搞清楚为什么。把问题当成课题,甚至把问题当做科学研究来对待。遇到事情,先保持冷静,没搞清楚来龙去脉,绝不轻易下结论,并且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透过点点滴滴的现象,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质,最后再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解决问题,不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科学的、人性的。把这样的故事记载下来,就是好的教育叙事。
刘良华教授曾经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叙事”做过一个界定。
他说:“能够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这是教育叙事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叙事的基本难题。”
真正好的教育案例,要面向事实本身,努力“去蔽”,把一切外在的东西剥离开来,指向事件的核心,再运用个人化教育理论进行反思,解决教育冲突和潜在冲突,达成新的动态和谐。
对教师而言,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反思不是自我辩护,而是对事实的尊敬,对真理的敬畏。更重要的,我们还需要爱,爱孩子,爱教育,哪怕是面对危机,我们仍然要爱。这种爱不是交易,而是一种无条件的敞开接纳。只有带着爱在写作,我们才能说:我们在活着,我们在教育之中,我们在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而对那些孩子而言,正如《放牛班的春天》中马图老师所说:尤其是面对失败的孩子,成熟的老师需要一种深刻的悲悯。无论孩子有无犯大错,我都要站在他们的身后,对他们的灵魂无限爱护。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