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体积计算》远程资源教学反思范文

文章 2019-07-09 20:44:54 1个回答   ()人看过

《长方体体积计算》这节课,使用的是课标版的教材,我发现教材中安排的这个环节,都是让学生自己拼组长方体,记录体积与长、宽、高,然后推导公式。不甘重复的我总想有点创新,于是,我再次斟酌,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具找不够数了,即使勉强凑够学具了,让学生进行长方体的拼组,是不是会浪费时间,而且让学生的注意力易放难收?

第二、多媒体已经普及到每个教室,可不可以直接出示一些用小正方体拼组成的长方体,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然后进行深入地思考,省去让学生动手动手拼组的环节?

第三、让学生分组讨论用60厘米长的铁丝制作长方体框架,难度是不是大了点,放在同一节课上,并且还要引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不是有点仓促,应不应该省去?第四、如果把讨论制作长方体框架的环节去掉,改用什么方式把课上的有点新意,把课堂活动推向高潮?

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还是先试一试再说。于是,我按照上面的思路,组织实施了本节课的教学。

事实告诉我,改用本次方案之后,教学效果非常好。首先,课堂上避免了动手操作的繁琐,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的空间,目标指向性更强,学生更容易推导出长方体休积计算公式,在巩固练习环节,把整理与复习中的一道思考题(小立方体拼成的长方体,长宽高被遮挡),放在首位,让学生明确了“求长方体体积只要找长、宽、高”的道理,也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

把“体积相同的长方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这一结论的验证放在课下研究,并与物体的包装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思考的力量。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