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故事
(一)朋友的巴掌与帮助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的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二)善良的力度
一对夫妻很幸运地订到了火车票,上车后却发现有一位女士坐在他们的位子上。先生示意太太坐在她旁边的位子上,却没有请那女士让位。太太坐定后仔细一看,发现那位女士右脚有点不方便,才了解先生为何不请她起来。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
下了车之后,心疼先生的太太就说:“让位是善行,但是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中途大可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 先生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 太太听了相当感动,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多浩荡大气、慈悲善美的一句话。它能将善念传导给别人,影响周遭的环境氛围,让世界变得善美、圆满。
“善良”,多么单纯有力的一个词汇,它浅显易懂,它与人终生相伴,但愿我们能常追问它、善用它,因为老祖宗早就叮嘱过”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啊!
(三)手术费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的却很不顺利,以至于他有些绝望。这时,他十分饿,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却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曾给他恩惠的女子,因为病情严重,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便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热情地给过他帮助的年轻女子,当年正是那杯热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完成了学业。那位妇女想这次费用一定很贵,当她鼓起勇气看时惊喜地发现:手术费单上有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四)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五)
在日本北海道,出产一种沙丁鱼,味道珍奇无比,许多渔民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可是沙丁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用不了半天就会死亡。渔民们想尽各种办法处置捕捞到的沙丁鱼,结果上岸后的沙丁鱼依旧“死气沉沉”。
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捕捞沙丁鱼,返回岸边后,他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由于鲜活的沙丁鱼价格要比死亡的沙丁鱼价格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的工夫,老渔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而周围的渔民尽管操持着同样的营生,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而已。
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沙丁鱼不死的秘诀,仅仅是在船舱的沙丁鱼中,放进几条叫鲶鱼的杂鱼。要知道,沙丁鱼与鲶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鲶鱼遇到很多对手,便惊慌地在沙丁鱼堆里四处逃窜,这样一来,反而倒把一船舱死气沉沉的沙丁鱼全给激活了。
老渔民简单的一招,并不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之内,鲶鱼的存在意外地激活了沙丁鱼,其实自然界中存在的这种现象,在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在工作中正是因为有了对手的存在,叫你不得不在压力中超越自己。在顺境中,拥有紧随其后的对手,你前行的路上怎敢驻足观望,为了不被对手追上,别无选择地只能一路前行。在逆境中,在前方,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遥遥领先,更会让你有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也许更能激发起你生命中潜在的精神和斗志,亦如“逆水行舟,不仅则退。”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