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山水画》说课稿范文

文章 2019-07-09 19:17:51 1个回答   ()人看过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学画山水画》。

我的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部分。

一、 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一二年级;第二学段为三四年级;第三学段为五六年级,本课是第三学段五年级下册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造型表现领域对第三学段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等造型要素,通过适合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从而提高学生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中国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山水画的几种皴法,并能运用相关技法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山水画,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特点,感受中国山水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又不受表现方法与技法的限制,为学生的创作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课重点是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般的表现技法,包括皴法、画树、点苔以及空间的表现。难点是干湿浓淡的笔墨变化,点线面的组合以及构图。突破难点的方法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实践和评价。

二、 学情分析

我将从已有知识基础和已有生活经验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已有知识基础,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三年级时通过学习《水墨游戏》一课,对水墨画已有所体验,掌握了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基础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但由于间隔两年,很多学生迫于学业压力,没有再接触水墨画,所以对于一些用笔用墨的方法会比较陌生,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与示范,但也正是由于陌生,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急于体验尝试的心情,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已有生活经验方面,天津的学生很少有直观面对山水的机会,课堂中要用真山真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

三、 教学模式

我校采用和谐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为: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五、达标测试,课堂小结。理念为“三真”“三实”“一及时”,具体为“三真”真思考、真合作、真会,“三实”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一及时”评价要及时。

根据美术学科特点,我将本课模式设定为六环节: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二、作品欣赏,技法分析;三、技法讲解,课堂示范;四、学生实践、随堂指导;五、教学反馈,作品点评;六、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时间预设为:第一环节2分钟、第二环节4分钟、第三环节6分钟、第四环节17分钟、第五环节8分钟、第六环节3分钟。

课前我会让学生准备一些工具,包括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生宣纸、书画毡、调色盘和笔洗。

四、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黄山、泰山等山水实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秀丽与壮阔之美。

出示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画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出示本课题目《学画山水画》

本环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山水画有一个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作品欣赏,技法分析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看法和感想。

引导学生感知中国画的三远: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

教师出示范画,请学生观察并思考两幅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造型特点,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有以线造型为主的和以点线面造型为主的。

本环节设计意图:理解本课知识点,中国画的三远法,通过欣赏教师范画,使学生对山水画有一个更直观的感悟。了解山水画常见的表现方法。

(三) 技法讲解、课堂示范

多媒体展示技法范图。

介绍山水画的皴法(披麻皴、斧劈皴)点苔、树木和水的画法。

教师进行技法示范。

请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技法点击,学生自学绘画步骤。

教师对运笔和作画步骤进行示范,强调注意近景、远景的关系和干湿浓淡的笔墨变化。

多媒体展示同龄人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构思和要采用的表现方法,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进一步启发引导。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山水画的皴法和树木、点苔、画水等技法,使学生掌握本课的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同龄人作品,树立学生自信心,为下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四) 学生实践,随堂指导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和技法,开始创作。(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曲)

教师巡视辅导,提醒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技法,注意构图,处理好远近关系等。

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创作,并拍下学生创作的过程。

本环节设计意图:学生实践是美术课最重要的环节,能够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技法并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同时,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创作出美的画作。

(五)教学反馈,作品点评

先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自评,力图引导学生从不够完美的作品中找到闪光点,如:有些学生虽然造型不够准确,但笔墨运用充满童真和趣味。让学生找到完善作品的最佳方法,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

教师做小结性评价,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肯定。

本环节设计意图: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评价找到自身不足。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肯定学生作品,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五) 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作品,把学生作品在校内进行展览,或挂在班内,美化环境。

2、 鼓励学生课后以水墨写生的形式,表现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色,体验 创作的乐趣。

本环节设计意图: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可以美化环境,鼓励学生将水墨画创作延续到生活中,并学会用水墨眼光观察身边的景物,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在中央偏左的地方是本课课题,下方是教师范画,中央部分是本课知识点,右边为学生作品展示区。这样设计是为了使版面在视觉上取得平衡,突出知识点。

六、课堂评价

课标的评价建议中要求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本课我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是以个人为单位,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方法,学生互评是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创作思路与表现方法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与互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点评是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态度,并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七、资源开发

课标中的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资源三部分。校内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美术教室、多媒体等;校外资源包括文化场馆、动植物园、自然景观等;网络资源包括名家作品、美术理论知识等。

本课资源,校内资源有美术教室、多媒体、教师范画、教科书;校外资源我使用了一些当地风景的照片;网络资源有网上搜集的历代名家作品、黄山、泰山照片、技法范图、同龄人作品。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