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孟母三迁的读后感(一)
休日的一天,我在家读了一篇《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三次迁居。我想:为什么孟母要三次迁居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读完了这个故事。
故事讲了古代教育家孟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早先住在公墓旁,孟子经常看到埋死人,时间久了他学会了埋死人,就和小朋友一起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看了心想:孟子什么也没有学会,只学会了埋死人,太没有出息。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就决定搬家。
孟母把家搬到了菜市场附近。菜市场很热闹有很多做买卖的和买东西的人,人来人往的还有很多小偷。孟母觉得这样对孟子成长非常不好,害怕学坏就决定再次搬家。
孟母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对学校产生浓厚的兴趣。每天很早起床,看到学生们读书唱歌也跟着学。看到老师也非常有礼貌,得到老师们的喜爱。老师出题考他,他都能对答如流,老师就让他上学孟母看了很高兴,觉得孟子会有出息的。
读完以后我想:孟母为了儿子孟子的成长,三次搬家操碎了心,付出的也太多了,她是个伟大的母亲,可亲可敬。我想:我的母亲,也是个伟大的母亲,母亲为我的成长同样付出了很多,也操碎了心。我怎样报答我的母亲呢?我一定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完成好各项作业,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争取优异成绩。让妈妈笑口常开,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孟母三迁的读后感(二)
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在我们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所处的环境.这句话,我在看了《孟母三迁》这本书之后感悟深刻.
在生活中,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淹没才人.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一个差的环境可以把一个人从成功的高峰推下悬崖,而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可以为人编织出一段美丽精彩的彩虹人生.好环境,好人生!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