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三字经赏析

文章 2019-07-09 15:07:18 1个回答   ()人看过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三字经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三字经赏析(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此处“善”非善恶之善,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每一个婴儿,父母的教导及生长的环境不同,教养、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写什么,他就呈现什么。),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如果懒惰不教育,那么就会偏离圆满的本性。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否则样样通,样样不精。并且养成浮躁的习气。)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故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一天他在河边玩耍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根铁棒在大石头上磨。李白非常好奇,问那个老妇人:“你在干什么呀,老奶奶?”老妇人一边磨一边说:“在磨铁棒。”“磨这个干什么用呀?”李白又问。“做一根绣花针”老妇人回答。“什么?”李白听糊涂了。“你想把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可是这要花好多年啊!”“这没有关系,只要我坚持下去,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老妇人的话深深打动了李白。从此,他认真刻苦地学习,最终成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年幼的孟子一起生活。起初他们住在一座墓地附近,孟子看见人们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陈列物品祭拜,就学着呜呜地哭拜。孟母于是迁到集市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卖自夸地推销商品赚钱,也学着叫卖东西。孟母又迁到一所学堂附近。孟子跟着学童读书学习礼节。孟母便定居下来。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教育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妈妈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这布匹半途而废一样,前功尽弃了。”孟子醒悟,从此发愤读书。后来成了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故事:《窦燕山教子》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生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授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窦燕山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在他的培养和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人们称其窦氏五龙。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字经赏析(2)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过错。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璞玉如果不加以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人也是一样,如果不努力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哪些事合乎道义,应当去做;哪些事不合乎道德规范,不应该做。

故事:《赵括纸上谈兵》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其子赵括,博览兵书,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但是赵括在成为统帅之前,并没有实战履历。秦国君臣用反间计使得赵王派赵括换下廉颇。长平大战中,赵括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乱箭射死。若是赵奢能够把赵括放到军伍中实战磨砺一番,打拼几年,让赵括碰碰壁,吃上几次败仗,那么赵括即便在长平吃了败仗,也未必就会输得那么惨,至少不会被秦军诱出营垒,分割包围,以至输到让赵国伤筋动骨的地步,他自家也不会落到身死名裂的下场。赵奢已经知道赵括的毛病所在,就是轻看兵事,但是却没有什么有力之举措让儿子有机会及早改正。如此之不作为,岂不是教子无方之过?

故事:《幼鹰的训练》

一只幼鹰出生后,享受不了几天舒服的日子,母亲就要对他进行残酷的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飞翔训练。当幼鹰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飞翔后,母鹰才把口中的食物喂给他,直到幼鹰能够独自飞翔。第二步是胆识训练。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他们摔下去。有的幼鹰不畏艰险、不怕困苦、勇于飞翔,就不会被摔死而活下来;有的幼鹰因胆怯,拒绝飞翔而被母亲活活摔死。这种训练很残酷,母亲尽管心痛,但绝不会因为有的幼鹰被摔死而停止对其他幼鹰的训练。因为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会因为很难捕捉到食物而被饿死。第三步是血腥训练。母鹰将幼鹰那正在生长的翅膀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将他们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的幼鹰无法忍受剧痛而坠落死亡。原来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受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充血,不久就能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死而重生一样,会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只有经受住了这种“魔鬼”训练,幼鹰长大后才能适应恶劣的环境。

故事:《和氏璧》

楚国有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上得到一块璞玉,也就是内部包含着玉的石头。他将这块璞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看它和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便叫玉匠进行鉴别。那玉匠看了之后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欺君,下令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这块璞玉去献给武王。武王同厉王一样认为卞和欺君,让人砍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想去献玉,可是他双足俱废,再也无法行走了,只好把璞玉抱在怀里,爬到荆山脚下哭了整整三天三夜。眼泪流完了,从眼角溢出来的竟是一滴滴鲜血。文王听说后,派人询问他痛苦的原因,对他说:“天下人因犯罪被砍断脚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这么悲伤啊?”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砍断了双脚而悲伤,我所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被看成是普通的石头,忠贞的人却被当成了骗子!”文王下令让玉匠凿开璞玉。果然,里面是一块精美的玉!玉匠经过精心制作,将其制成了一块圆形玉璧。文王将玉璧命名为“和氏璧”,纪念卞和的忠贞。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