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说课稿范文

文章 2019-07-09 13:16:02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教材解读

1、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题《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

2、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交往与沟通”。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3、本框的地位及作用

本册教材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此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这为过渡到本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如何有效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是初中生面临的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框就是试图从观念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本框遵循从“观念”到“行为”的编写思路,分为“师生交往新观念”和“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两个子目,既是第四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全书的教学重点。

认知影响行为,师生交往观念影响着师生交往的行为。树立师生交往新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师生交往,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既是教学重点,又是社会热点。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将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增进师生情感,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为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一份贡献。因此,本课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及现实意义。

4、本框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重点依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模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师生互动。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将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因此,共筑师生情感桥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正在探讨的新课题,既是社会热点,又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学会理解和有效的沟通

难点依据:由于师生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在一些问题上构成矛盾、冲突和对立。加上学生独立意识飞速发展,缺乏教师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能很好地从教师的角度、立场看问题。因而学生理解教师和与教师有效沟通具有一定的难度,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沟通的基本准则;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2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有尊重教师,乐于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即具有向师性。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飞速发展,一部分学生不愿主动与教师沟通,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不公平”对待或误解,以及受到自身的封闭、羞怯、逆反等不良心理的影响,不能正确处理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矛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体验,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基于本框题的特点,结合学生现状,围绕如何使课堂成为友好师生交往的范例,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法为: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学校师生交往中真实生动的案例,创设情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分析、激励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3)活动探究法。利用角色扮演和模拟表演等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2、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这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2)自主探究法。即学生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3)总结反思法。即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此手段运用可以增强感观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五、教学流程

设计理念: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关注认知,强化体验;表层切入,深层领悟。

1、导入新课。(2—3分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采用播放录相导入法。

播放视频片断: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志愿者教师徐本禹感人故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设计依据:

(1)录相播放感人故事具有典型性和直观性,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感人故事能迅速调动学生情绪,感染学生,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契机。

2、讲授新课。(33分钟)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学生与老师交往的烦恼与困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把教材知识渗透到活动中去,从学生的需要、成长、思维、行动等几个方面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不是把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以获取知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生生互动解决问题的空间,既突出教学重点,又明确分析教学难点。

结合本课实际,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

活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

心灵感悟

1、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调查资料,“令人吃惊的调查”。

2、出示讨论题目: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与老师交往中存在哪些烦恼与困惑?

(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敢主动与老师交往?

(3)你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

3、板书:师生交往新观念自由讨论;

思考回答:

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生活经历交流、讨论,认识到旧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是阻碍师生正常交往的重要因素,从而主动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活动二

出谋划策

1、教师将学生与老师交往中存在的烦恼与困惑予以归纳汇总。

2、出示讨论题目:我们应如何解决师生交往中存在的烦恼与困惑?

3、板书: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主动沟通。讨论交流;

自主探究;

自由发言;

回答问题。

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生生互动解决问题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主动沟通是与老师交往的前提”这一结论。

活动三

角色扮演

1、多媒体显示三个情景材料。

2、简要介绍角色扮演要求。

3、引导和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4、设问:与老师沟通的策略有哪些?

5、教师投影学生与老师沟通方法表格并归纳汇总。

6、板书:沟通方法。熟悉材料;

演员表演;

同学欣赏;

思考回答;

总结反思。

利用角色扮演,进一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反省自己,体验并掌握与老师沟通的策略,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活动四

模拟表演

1、教师向学生介绍“空椅子技术”。

2、教师根据情景一进行示范表演“空椅子技术”。

3、组织学生练习“空椅子技术”。

4、板书:交往礼仪。掌握要领;

欣赏表演;

模拟表演;

归纳总结。

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进一步理解老师心理,突破师生之间不理解这一难点;同时可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如何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能够更好地突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附录】

1、调查资料: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主动与老师交往。

这次调查由一份国内知名青少年杂志发起,涉及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时,有76%的学生表示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说话,有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的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与老师主动交流。这些原因包括“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老师太严肃”“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等。

2、情境一:数学课上,老师正在讲课,小强无意间插了一句嘴,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造成课堂教学无法继续进行。老师在整顿完纪律后,要求小强坐到教室最后面的一个空位上,老师不停地催促,小强气呼呼地坐在原位就是不动。一场冲突即将爆发……

3、情景二:初中学生小刚经常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认为老师有意找他茬。一次,因为老师的一个小疏忽,而与老师当面发生争吵,令老师感觉很尴尬。他的好朋友劝他找老师解释,以改变目前的局面。但小刚觉得:“这件事老师出错在先,我的顶撞是正当的。她要是不总批评我,我也不至于这样。哼,要我去找她,那多丢人呀!”

4、情景三:语文老师总是拖堂,不但天天拖,而且节节拖,急得下节课的英语老师在外边直砸门,害得同学们连上厕所都没时间。你是语文课代表,大家委托你去跟语文老师“谈判”,你……

3、体验收获。(2—3分钟)

具体设计为“通过以上活动体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悟?”以引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既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能力的提高,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4、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依据:这种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巩固升华。(4—5分钟)

拓展延伸:要求每个学生课后与老师沟通一次,可以是面谈,可以写信或打电话,也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并把沟通的过程、结果及感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放入自己的成长档案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老师沟通的要领,并评出最佳师生交往策略,共同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从而体现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

情感升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由班上文娱委员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合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老师高尚的人格,进一步激发学生知师、信师、爱师、敬师的情感,促进学生积极与老师沟通,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产生共鸣,使本课主题得以升华。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