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手抄报大全

文章 2019-07-09 12:54:45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我爱读书,从书中,我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的知识,可以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读书手抄报,欢迎阅读!

读书作文:读书的女孩

早晨7:40时,我挤上了1路公交车。上班早高峰,车箱里的人们像罐头盒里的沙丁鱼被杵在那儿摇晃着,刚上车的人需用力挤着才能挪动地方。

人真多呀!要不是急着办事, 我可不跟这些赶点上班的年青人添乱。一位小伙子给我让了个座位,“谢谢!谢谢!”我坐在了司机身后的座位上。车箱里喇叭在报着站名,其间还有移动电视里的声音和接打电话的声音,嗡嗡的耳根子不静。

我旁边立着位姑娘,一只胳膊搂着柱子,两手支撑在工具箱上。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拇指慢慢的上推手机屏,眼睛盯着屏幕上的黑字,嘴里不出声的喃喃细读着,不时嘴角还露出甜甜的笑意。好文静的姑娘,好甜的笑。我不禁多看了她一眼,姑娘穿一件白色暗花连衣裙,露出长长的胳膊,像瀑布飞流直下在腰间的黑发闪着亮光,细长的丹风眼上一双柳叶眉微微皱着,上翘的嘴唇上深深的人中线透出慧和灵气。

我抬头看了看车箱,有好多人手中拿着手机,在拥挤的空间里不断的翻看,上推。从他们手指推动的频率看,大部分是浏览或对话。

20分钟过去了,姑娘还是那样安静的读着。我没有看见她跳动屏,换屏,屏幕始终是字。这让我感动,在这躁乱的车箱里,有如此安静的女孩,如入无人之境静心读书,难得。看她这样子,一定是常常把坐公交车的时间作为阅读的地方,更难得。林语堂先生曾讲过一句话“一个人有读书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看来读书,只要想读、能读进去在哪儿都行。

现如今有了网络,年青人浏览的东西又快又多。想自己年青时,没有网络,没有太多的书看,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诗词就成为常态,在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那时候冬天持别冷,下大雪时,站在窗前看漫天飞舞的鹅毛雪,一幅壮美的图片在脑中盘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诗情画意赫然在眼前出现,浮想联翩畅想的雪景比坐着飞机去俯瞰北国风光更加壮观美丽。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个个英雄人物历史画面,像万马奔腾气势恢宏,迎着雪花扑面而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气势磅礴的宏伟气度,谁人能比。冯友兰先生说读诗要得其“炫外音,味外味”。难怪蒋先生读到这首词时,感叹强大的对手已在面前。

一首七律《长征》,让人们记住了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创举,也让世界感叹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信念所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大英雄气概。

那时的文化活动很单调,八个样板戏演了十年,也让那一辈的年青人人人都会唱上几段现代京剧。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如今已成为世界芭蕾的经典。青年时期留下那个时代的烙印很深,让人记忆犹新。

现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打开电视机、电脑,手机能看到很多电视剧电影、戏曲、小品、相声等等文艺类节目,看得眼花缭乱,赏心悦目。可也昙花一现,如过眼云烟走过路过也忘过。感叹自己真是老了,忘不掉青春却记不住今天。

读书也一样,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真正读进去了,才能有印象。用大把时间看微信,翻信息,浏览量很大,好像还挺时尚,过后一想,什么也没记住,大好的青春也一去不复返了。

“人民广场到了……”公交车喇叭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那个读书的女孩准备下车了,女孩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样子让人过目不忘。

年轻真好,朝气蓬勃,记忆力强。假若让我重回年轻,我会选择多读点书,尤其是读几本大块头名著,与智者先贤隔空对话,吸取着前人用智慧、经验和心血书写的精华。名著中反映的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展示着人间的百态,是经典。能活学活用,书为我用,对初涉足社会的人生是有多么大的帮助啊!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气质和修养,还是年老后一种有意思的回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