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水果的作文课案例
星期一到学校,上课铃响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学们把五颜六色的水果摆在课桌上,感觉教室里顿时亮丽起来。首先我在黑板上写上了课题 “写水果”,还画上了梨、苹果、香蕉......然后把观察的步骤板书出来。我在讲台上像主持人一样大声地表扬孩子们:“xx的西瓜最大,肯定很好吃。”“xx的葡萄让人看了就流口水。”“xx苹果又大又红,真想咬一口。”......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表扬更加兴奋了,作文课就在这样热闹的气氛中开始了。
1、看一看
我大家说:“同学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看看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再来说一说,好吗?”这时,孩子们纷纷拿起自己带来的水果,要求上讲台。走上讲台的孩子则开始了自己精彩的讲述:
“梨子的皮是青绿色的,上面布满了小小的黑褐色的斑点,真像一个绿色的脸上有些小豆豆。”
“哈密瓜是椭圆形的,跟西瓜差不多大。它的皮黄澄澄的,布满了碧绿色的花纹,远看像有了皱纹似的,竖起来像柳树垂下来的柳枝。”
“ 西瓜的外皮是绿色的,一层鱼网似的网纹笼罩在外皮上,形状像一个绿色的大皮球。”
......
我趁热打铁:“其实光观察水果的外皮还不够,它们的果肉也同样值得看一看,因为那里面的世界更加精彩!”于是我拿起事先准备的菜刀对着西瓜一刀切开了。
我对学生说:“切开西瓜,红通通的瓤叫人直流口水。布满瓜瓤的瓜籽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白色的,还有的是红色的,吃起来甜甜的,水分很充足。”
我又说:“切开哈密瓜,里面黄黄的果肉上有许多小瓜籽,瓜籽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黄色的,一种是米白色的,吃起来香甜可口。”
......
2、摸一摸,闻一闻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摸摸水果,说说手感怎样;然后闻闻水果,能闻到什么味道吗?”这时有学生提出来,“老师,我的枇杷怎么闻不到什么味道?”“应该能闻到味道的,大家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吗?”马上有同学建议:“你可以剥开一点皮嘛!”于是大家就开始行动了。接着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
“我剥开芒果的皮,拿起来一闻,哇,好香啊!一股清香迎面扑来。”
“我摸着西瓜,感觉滑溜溜的,就像溜冰场那么滑。”
“哈密瓜的皮很厚,摸起来感觉很粗糙。”
这时我请的学校摄影师拿着数码相机走进了教室。为了激起同学们的观察和写作的兴趣,事先我邀请了学校老师前来拍照,并且把拍照当成一件大事告诉学生。“喀嚓”“喀嚓”,教室里再一次沸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讲桌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快乐的写作情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能使学生激动的亮点,精心设计既有启发学生有有趣味的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渴望和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
3、尝一尝
我对同学们说:“刚才老师看到有人在桌下偷吃水果,现在到了那么大饱口福的时候了,请大家开始品尝吧,吃完后要把水果的味道告诉大家。”<1><2>
......
“老师,我一口吃下去,甜到心里。我吃过没熟透的芒果是又酸又甜。熟透的芒果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我咬了一口香蕉,又香又甜,真好吃。我忍不住又咬了一口,两口......呀,糟了,怎么这么好吃的香蕉就没了呢?”
......
多么有趣的语言啊!“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不在生活中积累,如果不投入地观察,孩子们能写得这么精彩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作文应该紧扣孩子的实际生活,积极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积累众多的写作素材。
4、写一写
同学们开始埋头写作,我一边巡视,一边把写得精彩的片段或者优美的词句读给大家听,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写作的快乐。突然,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映入我的眼帘。
“去年中秋季,我乡下的一个弟弟来我家,他一下子吃了两个苹果大苹果。一天竟然什么也不吃了。”
我顺势利导:“同学们,赵江小朋友插入的这个小故事有趣吗?这样写不但使这篇作文更加生动了,而且反映了苹果的味道很好,这样写真是一举两得啊!那么也有这样的小故事吗?”
“芒果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吃得太多。有一次,我吃很多芒果,第二天,脸上就生了很多小红点,痒痒的,难受极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一次吃那么多芒果了。”
先前指导,我根本没想到孩子们这样写,只是偶然发现赵江小朋友的小故事后,觉得这样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比直接叙述“苹果的味道又酸又甜,非常好吃”生动多了。一直以来,学生进行课堂作文时,我总会把一写精彩的片段或优美的词句及时读给大家听,因为我觉得孩子的作文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写作资源。
整个写水果的过程,没有以范文为例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去指导,强调的是“说”。说是写的基础和保证,孩子们通过看、摸、闻、尝四个活动步骤丰富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身心在活动中得到了愉悦,语言和个性自然就发展了。另外也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说话情境,老师的夸奖和表扬,摄影师的拍照,以及本身对水果的喜欢这些都最大限度到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情动而辞发”,从而保证了这堂作文指导课的成功。学生的习作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作文就是生活。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