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于谦诚信的故事

文章 2019-07-09 09:37:15 1个回答   ()人看过

诚信的故事有很多,我们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于谦诚信的故事,请看下面:

关于于谦诚信的故事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将。

于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习读八股制艺,还努力研讨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

十六岁入府学为诸生。

永乐十九年(1421),二十三岁时考中进士,原为会试第一名,却因“策语伤时”被置于三甲第九十二名。

不久,以江西道监察御史,至湖广执行公务。

他深入瑶民居住区进行调查,揭发官军滥杀无辜,初步显示了他那廉正的风骨。

于谦相貌英伟,善谈吐,声音宏亮,每次奏对,极有条理,引起了明宣宗的注意。

宣德元年(1426)八月,汉王朱高煦在山东乐安发动叛乱,宣宗御驾亲征。

高煦兵败投降,跪于军前。

于谦秉承宣宗之令,以高亢的嗓音,历数高煦之罪行。

高煦浑身战栗,顿首称:“臣罪万死!”宣宗对于谦的表现十分满意,赏赐与诸大臣相同。

当时,顾佐为都察院都御史,严明廉直,对诸御史管理极严,唯独看重于谦,认为于谦的才能比自己强。

宣德五年(1430),明廷设立巡抚。

宣宗亲点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二省,一下子把于谦从七品升至三品,这是对于谦的极大信任。

于谦也不负重望,足迹遍历所部,延访父老,视察政事的利弊兴革,一年之间,连续数次上疏,兴利除弊。

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也都极看重于谦,对于谦的论奏朝上夕准,使于谦尽展所长,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于谦的成年

于谦考中秀才以后,十六岁读书于吴山三茅观,同学有高孟升等。

于谦天分很高,喜读先秦两汉的书籍和苏东坡的文章,更究心古今治乱兴亡的道理,特选录唐陆贽的奏疏,手钞成册,朝夕披阅,“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

十七岁时,应乡试不第,仍就读于吴山三茅观。

这时于谦潜心求学,努力读书,“濡首下帷,足不越户”,非常用功。

后来他写诗回忆:“我昔少年时,垂髫发如漆。

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

”(“忆老婢”)可见,为了取得功名,创立绩业,于谦少年时是刻苦学习的。

这时,于谦写了“石灰吟”。

这首诗表现了他为了功业,不惜牺牲自己。

“石灰吟”里说:“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于谦二十岁时,以第一名考取了钱塘县廪生。

第二年他和翰林董锈的女儿结了婚。

从于谦的文集里,可以看出,董氏是勤俭持家的主妇,她习女红,奉舅姑,而且能读诗书、作文词。

永乐十七年(1419年)于谦亲自到山东去拜省他岳父。

据说这位“翰林董公,以直言忤时贵,降官济南教授。”于谦所到的山东一带的农村,相当残破荒凉。

原来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生了明朝皇室的内战“靖难之役”,战祸延续三年之久,山东一带的农村受兵祸最重。

永乐年间又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征调民役,每次都要几十万人,尤其在北方,徭怡最为苛重。

当时明廷又准备迁都北京,所以年年有大批粮饷物资必需紧急北运。

永乐九年(1411年)春,明朝命漕运总督宋礼征发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等地民夫三十万人,在二十天内重新疏浚了元朝所开的会通河,整顿了贯通南北的主要干路──运河。

运河上拖挽漕船的劳役中最艰苦的路程是在山东。

虽有运粮官军十二万人参加,但随后官军多所调遣,漕运完全落在人民身上。

另外,山东沿海又增加防倭军事的征调。

加以永乐十三、四年山东、河南等地又连年水旱成灾,所以农民生活困苦,负担是很重的。

于谦在永乐十七年(1419年)初次离开了家乡,第一次踏到灾祸频仍、科徭繁重的山东地方。

他路过滕县的时候,曾和县令许某谈论过人民流亡、社会不安的情况,次年二月,明朝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爆发于山东蒲台县,在女英雄唐赛儿的领导下,攻破了益都、莒、即墨等县,远近震动,虽然不久被统治阶级用强力镇压下去,但人民对敲骨吸髓的剥削已不能忍受,用实际革命的行动,提出了警告。

于谦既然亲身到过当时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山东地带,目击农民的流亡和困苦的生活;接着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也深刻地教育了于谦。

这对于以后于谦在政治活动中,比较注意农民疾苦,主张改良的政治,都有深远的影响。

于谦保卫北京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领铁骑分四路大举南犯。

年轻气盛的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幻想着像其曾祖父成祖朱棣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不顾群臣劝阻,贸然亲征。

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明朝数十万大军被蒙古军队一举击溃,英宗也成了也先的阶下囚,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影响深远。

它标志着明朝失去了对蒙古军事力量的优势,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土木之变,使得明朝面临的局势极其危险。

英宗为也先俘获,明朝陷入了国无君主的窘境。

同时,英宗成为也先手中的一个筹码,随时随地可以向明廷要挟索价。

也先挟持英宗,乘土木新胜之余威,率众直趋北京,欲一鼓作气攻取明朝的京城。

而数十万明军在土木堡一役土崩瓦解,北京守备空虚,形势岌岌可危。

当时北京城内人心惶惶,许多大户人家纷纷南逃。

朝廷上下,群臣惊愕,束手无措。

皇太后孙氏和英宗的皇后钱氏将宫中的财宝搜刮一番,用八匹健马驮赴也先大营,幻想能够以此换取英宗的自由之身。

当然,这种妇人之见是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的。

正是在这种关乎国家存亡、民族安危的紧要关头,以于谦为代表的一批忠义大臣处变不惊,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彻底粉碎了也先的阴谋,稳定了大局。

于谦此刻挺身而出,成为抵抗派的领军人物。

他果断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第一,禁南迁之议。

面对也先军队直扑北京的严峻形势,是战是守,大臣们的意见存在很大的分歧。

侍讲徐珵(chénɡ)善于星象之数,托言星象有变,朝廷应当南迁。

对此,于谦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坚决反对南迁。

他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监国郕王朱祁钰(yù)支持于谦的看法。

由此,南迁之议才被废弃,守卫北京之策乃定。

第二,除王振余党。

宦官王振可以说是导致土木之变的直接责任人。

正是他不顾众议,策动英宗亲征。

在行军过程中,他又想邀帝幸其家乡,后又考虑到大军会践踏家乡的庄稼,就改道宣府,由此延误了时机,明军被围于土木堡。

土木堡乏水,不能久据。

被围数日后,王振传令移营,而瓦剌军队四面围攻,明军大乱,伤亡惨重,王振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王振虽死,但是朝中同党犹在。

第三,拥立明景帝。

大敌当前,国无君主,而太子朱见深年仅三岁,无法承担起匡复国家的重任。

于谦及众大臣请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

郕王朱祁钰是英宗的亲弟弟,英宗在亲征之前曾命他监国,此时他二十二岁,仅比英宗小一岁,年富力强。

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目前英宗有太子在,郕王朱祁钰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但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新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有名分,而是要有领导百官、消除祸乱的能力,因此郕王朱祁钰就要比太子朱见深更为合适。

第四,保卫北京城。

北京保卫战是艰苦而惨烈的。

于谦在受命的第二天,立即奏请调南北两京及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及运粮军入卫京师,于是人心渐趋稳定。

此时,粮食问题又浮出水面。

通州为北京的屏障,同时又是京城粮食的储存地。

在敌人的进逼下,通州城势难保全,粮食落入敌手,将会为敌所用。

但是,短期内明廷难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将粮食搬运入京。

为了不让通州的粮食落入也先手中,于谦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奏请皇帝准许官军预支通州仓粮,令人自取,能多运者还有物质奖励。

如此一来,通州的粮食很快就运入北京城内了。

于谦一心保卫国家,但是那个在北京危急的日子里主张逃跑的徐有贞,还有被于谦责备过的大将石亨,都对他怀恨在心,在暗地里想法报复。

英宗回北京后过了七年,也就是公元1457年,明代宗生了一场大病,徐有贞、石亨跟宦官勾结起来,带兵闯进皇宫,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夺门之变”。

没多久,明代宗就死了。

明英宗复位后,对于谦在他被俘流亡的时候,帮他弟弟即位称帝,心里本来有气,再加上徐有贞、石亨一伙在他面前说了不少诬陷的话,竟下了狠心,给于谦加上个“谋反”的罪名,把于谦杀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