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忠厚的名人故事

文章 2019-07-09 08:26:49 1个回答   ()人看过

诚实忠厚的人,才能够拜托大事,所以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绛侯周勃,谨慎小心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业,所以振兴汉重天下的,必定是武侯诸葛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忠厚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关于忠厚的名人故事

廉颇,赵国人,这次太史公的评价是: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於诸侯。这个评价淡淡的、毫无感情可言,这是在介绍他时,顺带捎上的,还不能算是太史公的一些看法,我们看《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只有太史公对蔺相如的一些评价、只字不言对廉颇的褒贬,我们也无法从书面得知太史公对这位良将的其他看法,我们可以推理一下。大家会有一个发现,太史公对廉颇蔺相如那段将相和着墨特别多、还很详细,接着发现太史公在写这段的时候可能是含泪写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写将相和时,会想到他自己和李陵的故事,奥!对啊,这两个故事多少还是有点相似的。太史公在写蔺相如时好像在写自己一样,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一个人的勇气不在于敢于去死、而是在生不如死的环境下能活下来,这个是太史公对蔺相如评价,多像他自己啊!在写廉颇时,太史公怀着一种向往、一种对朋友的精神寄托的感情去描述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正是如此,朋友功过还是让后世来评说吧。

在廉颇身上我们要学习些什么?这个才是对我们有营养的东西。

第一、要学习他的知错就改,他和蔺相如那点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家想想廉颇当时是什么地位、上卿,还是掌兵大将,真正的位高权重,人家都不怕因为负荆请罪而丢脸。再想想我们自己,只要犯了错误,第一件事想的就是推辞、嫁祸。芝麻点的错误,我们能扯到国家大事,最后推到领导人的身上,说他们领导无方,还自己在那意淫,看我多厉害,没我事了吧,被我糊弄过去了吧,在别人看来你这个人太不行了,这种事你直接承认大家就原谅你了,你还找千百种理由,关键是你找就找吧,至少你的理由得说服你自己吧。还有一个坏处就是人家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别人问你就是想试探试探你这个人,结果你就上当了。所以我们犯了错在没有大的损失下,我们能承认就承认,我们也不提倡啥错都承认,在承认错误之前,你要权衡利弊,简而言之就是,当你不承认错误所受到的伤害大于等于你承认错误所受到的伤害时,你就承认。我不是在教大家做伪君子,我的目的是让大家多几种保护自己的办法,最多属于利己不损人。

第二、要学习他的表现自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故事不敢保证大家都知道,我也不打算把这个故事完整的给大家呈现出来,尽量避免盲区。廉颇当时恐怕有六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在当时已经属于很老很老的人了,我们想一下现在的六十多岁的老人,也就是我们爷爷辈的人,看看他们一顿饭能吃多少,你要说廉颇平时一顿能吃一斗米、十斤肉,那是打死我我都不信,但使者来了,人家廉颇硬生生的吃下去了,这就是潜力,大胃王的潜力,为了重新获得君王重视,真拼!

第三、要学习他的适可而止,这一个故事简要说一下,廉颇当时在外领兵,赵王想要排乐乘去代替廉颇,结果廉颇受够了欺压在半路截杀了乐乘,最后逃到魏国。适可而止?咋看出来的?廉颇当时在外领兵,依他的威望,想必他手下的那些兵将都是些只知有将、不知有君的主,他不会是受乐乘的欺压,可能是受赵王或者平原君的欺压,也只有这俩能欺压廉颇了,以廉颇忠厚的表现,一定是受了不小的委屈,但他只是把乐乘杀了,意思是打狗给主人看,并没有进一步逼宫或者杀了平原君,请相信廉颇有这个实力,如果他那么做了,他必定不溶于赵国,但他把乐乘杀了以后弃兵权逃到了魏国,赵王或平原君也没把他怎么地,这就为以后可能重新得到重用有了可能。我们在平时做事时也是这样,当上级无故欺压我们,我们不能一味地忍受,但是也不能强烈报复他,我们要做的就是这种打狗给主人看,既向他表明了我们不是好欺负的,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我不敢保证我不会把报复在你身上施加,又向他说明了我还是有能力的,不如拉拢我,我是能帮助你的,我比你那些手下要强得多。适可而止是有利于我们的,就算现在与我们无利,再把眼光拉长一点。

那有人问了,廉颇值得我们去学习,难道他没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吗?当然有了。

第一、借鉴量力而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面的故事不仅要学习,还要借鉴。后来使者说他吃是吃得多,但是拉的也多,史记说这是政敌运作让使者这样汇报给赵王的,我想说的是这有可能是实情,一个曾经东讨西伐的将领,到老了是不大可能完全健康的,而且老人肠胃大多数不太好,廉颇为了表现出自己还可以继续为国效力,又吃那么多,拉得多也在常理之中。有时候我们要在上级或者朋友面前表现自己一定不要超过自己所能承受的限度,不然不仅不会使我们得到想要的结果,有时还会起相反的作用。

第二、借鉴把心放平,后来为什么会有负荆请罪,那是因为开始廉颇看不起蔺相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每个人不熟悉的人给予充分尊重,因为我们不熟悉他、不深入了解他,就从外在形象上给予定位,有时眼睛是会欺骗我们的。如果后来你曾经看不起的那个人草鸡变凤凰了,你想攀龙附凤就相当困难了,所以对不熟悉的东西要一视同仁的给予尊重。

现在廉颇说完了,我还想说个有趣的话题,我在百度贴吧上经常看到别人讨论如果长平之战是廉颇对上白起是否还会同样结局。后来在无事时,我也想过这个有趣的话题,要是长平之战真的是廉颇对上白起,且无论谁胜谁负,那都将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观,名将对名将,啧啧...想想都兴奋,那我们来来看看谁胜谁负吧。

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没有真实发生过的,其最后结局都要可能,关键是我们要算出来这个可能谁占得多、谁占得少。

首先、廉颇对白起不会存在一边倒的情况,名将实力都是差不多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关键是要看外在的环境与条件,两个人在战争经验上应该说差别不大,廉颇公元前285年开始独自领兵作战,白起是公元前294年开始领兵作战,长平之战是在公元前261年开始的,两个人都有二十年以上领兵打仗的经验,其经验方面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单兵作战能力,白起时代的秦国与列国作战,只要不是白起领兵,其胜负参半,可见那个时候的秦兵并不像后来王翦时代的秦兵,不比其他国家的士兵更强。而战国,有人说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的军队比秦国的士兵强,我说句公道话,赵国是进行军队改革了,而且也变强了,但那是骑兵,长平之战要是赵国骑兵参加的,廉颇会坚壁不出吗?要知道骑兵的作用是野战,廉颇会这么不会用兵吗?所以长平之战,赵国的也是步兵,而赵国的步兵可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所以在这方面没啥差别。

第三、君主方面,既然我们都假设廉颇对阵白起了,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这方面的变化给假设掉了。

第四、粮草方面,双方都不是本土作战,在这方面也没有谁是优势。

第五、白起善攻、廉颇善守,所以一个攻一个守,最后会平局,但是白起是不正义的战争发起者,久攻不下,士兵会出错,而白起方面一出错,廉颇虽然善守、其攻的方面也不弱,他必不会放弃机会,会出兵打秦军,而秦军一看赵兵出战了,会调整过来,这样就变成了野战,而野战白起是很强,但是廉颇同样不弱,看他俩的简历,都没有败过,无法在这方面比较谁强谁弱。

两个人在能比较的方面都不占优势,不能比较的方面无法比较,所以除非他俩真的干一场,不然真的很难取胜负。

篇2:关于忠厚的名人故事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大家熟悉的范仲淹、欧阳修等宋代大诗人,都曾经当过他的学生。

晏殊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以博学多才出了名。后来,他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让他去面见皇上。

事情巧得很。当晏殊赶到京城时,正赶上科举会试。参加会试的都是各地选拔上来的名列前茅的才子。晏殊是作为“神童”选来见皇帝的,本可以不参加考试,但晏殊觉得只有经过考试,才能检验自己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他主动要求参加考试,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参加考试的有1000多人。有的是连考多年、两鬓斑白的老学者,有的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书生,年龄最小的就是晏殊,他还不满14岁。开始,他心里有点不踏实,可他马上又想到,自己年纪还小,如果考试成绩不好,说明自己的学问还不够,那就需要自己继续苦读,有什么可怕的呢?

当考题发下来之后,晏殊认真一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考试题目自己曾经作过,当时写的这篇文童还受到好几位名师的称赞。这时候,晏殊的心里很矛盾。按说,那篇文章的确是自己独立写成的,现在把它照抄下来,当然也能反映自己的水平,不应该算是作弊,再说主考官和考生谁都不知道。但是他又想,那篇文章是自己在家里写成的,写作的条件比考场上要优越得多、如果在考场上写,就不一定能够写得那么好。晏殊又想起老师曾讲过的话:做学问必须老实,如果对自己放松,那只能害了自己。想到这里,他决定把实话讲出来,要求主考官给自己另出一个题目。可是,考场上的规矩太严了,晏殊几次想说话,都被监考人制止了。迫不得已,晏殊只好以那篇文章为基础,又做了些修改加工。写好之后,交了卷。

几天之后,十几位成绩最好的考生被召到皇宫大殿上,将接受皇上的复试。晏殊也是其中之一。在对晏殊复试时,皇上高兴地对他说:“你的文章,我亲自看过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这样好的学问。”

不料晏殊却跪下来,连忙自称有罪。接着,他把考试的经过讲了一遍,并且要求皇上另出一个题目,当堂重考。

晏殊说完后,大殿上鸦雀无声。人们被惊呆了,心想这个少年真是傻到极点了,别人想找这样的好事都找不到,自己却要求另换题目,再考一次。

过了片刻,皇上突然大笑起来,说道:“真看不出,你这孩子不仅学问好,还这样诚实。好吧,我就成全你吧。”

当下,皇上与大臣们一商议,就出了一个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晏殊克制着内心的紧张,集中全部精力,很快把文章写好交了上去。大家一看,交口称赞。皇上十分高兴,对晏殊赞不绝口,并当场授予他一个相当进士的学位,还吩咐人给晏殊安排一个官职,先让他锻炼一下,希望他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晏殊做官之后,开始只在翰林院里担任一个小小的秘书职务,官位低,薪俸少,日子过得挺清苦。

当时,天下太平,京城里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朝廷官员几乎都是三日一宴,五日一游,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晏殊也喜欢饮酒赋诗,愿意同天下的文人们交往,可是他没有钱,无法参加这些活动。于是,他每日办完公事,就回到住地读书,或者和他在京城求学的兄弟们一起讨论古书中的问题。

过了些日子,朝廷要选拔协助太子处理公务的官员。条件是:学问高、品德好。负责选拔的大臣们非常慎重,反复筛选、考察,一直也定不下来。因为选不好,就要受到皇上的责备。

一天,忽然传来皇上的一道御旨,要选拔官们把晏殊算上一个候选人。不少大臣都不知道晏殊是谁,一打听,才知道是翰林院的一个小秘书。大家都挺奇怪,皇上怎么就看上了他?

原来,皇上听说晏殊闭门读书,从不吃喝玩乐,又想起晏殊在考场上的表现,认为他是一位既有才气,又忠厚勤勉的人。选这样的人到太子身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就亲自点了晏殊的名。

晏殊上任前,照例到皇上那里去谢恩。皇上勉励他一番之后,又夸他闭门读书,不参加游乐,是个好青年。

晏殊听完皇上的夸奖后却低下了头,并向皇上说:“臣并非不想和文人们宴饮游乐,只是因为自己家贫无钱而不能去,如果臣有钱,肯定也会去的。我有愧皇上的夸奖。”

皇上听后深为感动,一定要重用这样诚实的人!

从此以后,晏殊的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可他一直保持着诚实、勤勉的作风,至死都没有改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