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得好书闲时读日记

文章 2019-07-09 06:46:34 1个回答   ()人看过

年年过年年年俗,我是俗人,但怕过年。一是对那些繁文缛节甚是反感;二是感觉这白花花的银子兑换了大量的食物和酒精大量地被灌到胃里,实在是吃不消,也没多大意思。于是年前便去书店有目的地收索一番,这一次还算不错,购得了几本好书。这正月里也就懒得走动少喝酒,待在家里看看书了。

周作人、林语堂两位大家的散文我以前读过一些,这次能集中地阅读实在是过瘾。

周作人虽因婚姻家庭等原因做过一些很愚蠢很糊涂的事情,比如和自己的至亲兄长反目成仇,但他的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确确实实是一流的。无论是谈风景,谈书籍,谈身边琐琐细细的事物,他的自然浑朴、清简舒缓、宁静悠远总能给人一种“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觉。你看他早年写的《初恋》,文章一开头便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一个男孩子恋慕异性的感觉。“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吧……我不曾和她说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地看过她的面貌和姿态……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自觉地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的迷蒙的喜乐……”这样干净洗练的笔墨,细致平淡的描述真得就像初恋那么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写过一篇名为《初恋》的小说,也读过作家董桥写的一篇屠格涅夫的文章,题目就叫《干干净净的屠格涅夫》,那真是一篇好文章。只是这周作人老先生的名字前是不配添上“干干净净”这四个字的。因为其文虽好,也只是其人的一个方面,他的另一面却是国人痛恨和鄙夷的,这或许就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性。看来“人如其文”在少数作家那里还是通不过的。周作人有其文让世人所爱,甚幸!

林语堂先生做文做人可就不一样了。他的散文就像谈话聊天一般娓娓道来,平实简洁中幽默闲适而又意味深长。在他的文集中以“说”义开题的文章比比皆是,什么论谈话了,说浪漫了,说潇洒了,谈涵养等等,他信手拈来皆成美文。比如《做文做人》一篇,可以说写出了一个文人该怎样做人的道理。他先说“做文可,做人亦可”,接着就“反对文人应受穷的遗说”说的好卖弄其穷的文人该要长点志气;到了后面,他却话锋一转,直奔主题,“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气骨,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你看他多幽默,在不经意间让人产生了意味深长的联想。我们都知道开口容易说话难,说幽默更难。这“文化人中之龙凤”的幽默是效仿不来的。

接着读了肖关鸿的《诱惑和冲突》,这是一本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作者从诱惑、成熟、变幻、母爱、压抑、新生、冲突、超越、升华、困惑和挑战十一个方面讲述了西方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家与女性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同样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东方艺术留给我们的女性形象简直是太少了。而留下来的,要么是命运沉重,要么就是形象苍白缺乏个性。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美丽聪慧的女子,可你无法根据“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想象她们真实的美丽。在几千年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性的美差不多都被禁锢和掠夺了。如今女性解放了,女人也就成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这里还想为我读到的一本好书写上几句,那是已故著名篆刻家和书法家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篆刻学方面的知识,还让我欣赏到了邓翁那劲秀工整的蝇头小楷。书中所有内容均是邓翁用小楷字写成的,多大的功夫和毅力啊!现在的年轻人能坐得下来么?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如今读书的人少了,何处去借?还是自买自读自娱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