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整书读后感
导语:《呐喊》小说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的作品。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呐喊整书读后感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呐喊整书读后感1
要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呐喊》当居首位,真的,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明天》中的单四嫂子;还是《阿Q正传》中的阿Q,都能跃然纸上。《呐喊》是鲁迅先生经典小说集,更是中国的名著。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悲伤。
曾记得,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竟被打断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征着中国教育的堕落吗?我还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他们可供炫耀的惟有学问而已,可学问在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呢?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方面仅寥寥几笔,但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几代人。
曾记得,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上,带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作者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点头哈腰的。将当时人民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展露无遗。
《药》则体现出了一个民主的愚昧和无知。其中的环境描写似乎就是当时世道的黑暗程度与动荡不安。让人们深深地对自身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呐喊》中的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Q正传》。《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是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性格极其复杂: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其实只是旧中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在未庄,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他专做短工,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他人欺负却又要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胜利,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他还常为生计发愁……野蛮的压迫剥削使他贫穷;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愈发麻木愚昧。他的“革命行动”竟是去静修庵里胡闹。所以说,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了。这也是就中国人民的最大弊病。
在我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之后,鲁迅先生的《呐喊》却仍让我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在鲁迅的作品里,尽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尽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言语犀利,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啊!中国,快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整书读后感2
《呐喊》小说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困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抨击地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都来呐喊吧!
【拓展阅读】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翻译家、文学家。1918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强烈地揭露和抨击了人吃人的制度,他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领路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白话写小说的人,在民族文学中,他以冷峻、含蓄、丰腴以及幽默的艺术语言,证明白话是一种卓越的艺术语言。而他的《呐喊》以模糊语言、疯话以及追问的语言,集中表现出鲁迅的教育思想。
《呐喊》反映了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在辛亥革命以后,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也是一个失望和希望相互交织的时代。而鲁迅的《呐喊》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现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它是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表达了鲁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事件,表达了对人民大众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在封建的“铁屋子”中,《呐喊》的声音就像号角一样,喊醒了沉睡的人们,在怀疑中对劳苦大众的力量进行了探索,集中体现了鲁迅反封建的教育思想。
一、 唤醒“铁屋子”里生活的人民
《呐喊》创作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的人民群众还过着痛苦、落后的生活,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还没有结合起来,是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是一个痛苦的时代。鲁迅认为这个时代中的回想是痛苦的,也是不能忘记的。在《呐喊·自序》中,他这样说道:“自己不可惜自己在青年的时候曾经做的梦,虽然很多已经都忘记了,但是我的偏苦依然不能忘记。所谓的回忆者,就是不免使人寂寞,也可以实然欢欣,不是很有意味,但是那些精神的思缕还在牵着那些失去的寂寞时光,这些不能忘记的一部分,成了《呐喊》的源头。”鲁迅的家庭在落败之后受到各种各样的嘲讽,看到当处决的时候,他惊愕于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拍手叫好,当他苦苦创办的《新生》杂志没有成立之后,他感到了无比的失落和寂寞。于是他在《呐喊·自序》中慢慢地回忆起来,认认真真地体会到了一种寂寞。他在生人中独自呐喊,但是人们并没有什么反应,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中,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他仿佛站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毫无办法,措手不及,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寂寞和悲哀,而这寂寞像一条大毒蛇一样,在他的灵魂中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但是他太痛苦了,自己的寂寞并不能除去,它缠绕在他的灵魂中。为了消除这种寂寞,鲁迅以他独有的呐喊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纳入了寂寞,以具有启蒙主义精神的文学创作,以“大声呐喊”的方式,想唤醒“铁屋子”里生活的人们,希望人们可以醒悟,想唤醒中国社会处于“从昏睡入死灰”的人们,希望人们打破当时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社会的封建思想牢笼。
二、对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发出的呐喊和质疑
鲁迅的白话小说在文坛上所体现出来的反封建思想是坚定的。如他的《狂人日记》的主要创作目的就是“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塑造了鲜明的狂人封建叛逆者的形象。尽管主人公是疯疯癫癫的,但是那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实质上,小说表现出狂人清醒并对当时社会不满的头脑,他始终处在害怕别人“吃”他的状态中,始终怕被别人“看”到。狂人整日担心被别人“吃”,经常“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人。他觉得赵贵翁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他感觉路上的行人都在议论笑话他,甚至连街上玩耍的孩子都在议论他。在鲁迅的笔下,狂人自己很厉害,人们都怕他,想要害死他,甚至连盘子里已经蒸熟的鱼也怕他,长着嘴想要“吃”掉他,并且他总能听见,街上打儿子的女人在说:“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出现了幻想,脑子里总是浮现出狼子村挖着恶人心肝的情境,打死恶人的情境。他甚至还以为,给自己看病的医生是以看病的名义来谋害他的,是一个刽子手装扮的,是想来吃他的肉的。他还劝自己的大哥,不要和别人一样“吃”人肉。鲁迅原先是学医的,因此,在他的笔下,通过他的象征手法,出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患有迫害症的狂人。小说中的狂人和赵贵翁、路人之间并没有仇恨,但是患有迫害症的狂人则认为他们要“吃”了自己。由此他想到了20年前,占久先生那本很薄很薄的流水簿子,他用脚踹翻了。鲁迅在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流水簿子象征了封建文化,狂人踹了簿子一脚,象征着反叛自己身处的封建社会文化,因此,他“怕”被看,怕被人“吃掉”,甚至他都不能安安稳稳地睡觉了,他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仁义道德”,他揣着写满“仁义道德”没有年代的历史研究了半夜,终于找到了“吃人”两个字,充分地体现出鲁迅对中国文化深刻的研究,体现出鲁迅对中国历史深刻的思考。于是,他对吃人伦理发出了质疑,对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发出了呐喊,“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狂人对着世人大声呐喊,“我无意之中,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轮到我了”,狂人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吃人和被吃的社会,这种伦理规范了“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因此,狂人因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有救”。这里充分地体现出鲁迅“立人”的教育思想。
三、鞭笞了麻木的封建社会和人们麻木的灵魂
在小说《白光》中,鲁迅描写了一个经常落榜的人物陈士成。陈士成是一个巨商的后代,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他在家庭衰落以后屡次参加科举而又不断地落榜,幻想着通过科举,再次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最后在掘宝的途中溺水而亡。他想升官发财,想走上仕途,他有16次名落孙山的惨痛历史,认为只要自己考取了功名,绅士们就会来攀亲,于是他就光耀了门楣,为祖先争光了。鲁迅对他的描写非常传神,他看到榜单上没有自己名字的时候,脸色灰白,双眼中发出古怪的闪光。陈士成没有心思再授课,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不自觉地旋转了涣散的身躯,惘惘地走向归家的路”,因此他早早地把孩子们放回家,一个人在静的出奇的院子里徘徊着。他不停地埋怨考官,甚至感觉院子里的鸡都在议论着他的无能,他很寂寞。夜里他想起了祖母告诉他的谜语,“左弯右弯,前走后走,景金景银不论斗”,他决定采取行动挖掘宝藏,但是并没有他想象的宝藏,只有一些烂瓷片和破铁。此时他又想起人们“到山里去”的话,以为山里有宝藏,由于他走出了城门,最后人们在万流湖里发现了一丝不挂的陈士成。鲁迅在这篇小说中细腻地勾勒出一个追求仕途、金钱的悲剧人物惶恐的心理,从而表达出自己反对封建的思想。而《阿Q正传》则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解读了当时国民的人性弱点,阿Q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家产,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这部小说是鲁迅的代表作,阿Q是很典型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单身汉,他想和吴妈“困觉”,但是他却“失恋”了,再也没有人敢雇他。于是,他进城给小偷放风作为自己的生计。回村后,他参与到革命的队伍中,后来却成了替罪羊,被押上了法场。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整篇小说中都可以看到,甚至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都能看到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他通过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希望在幻想中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甚至有时候打架输了也是自轻自贱“我是虫穿”,甚至在怕强者欺负小尼姑的时候也是这样寻求心理平衡。由此可见,鲁迅通过这种精神胜利法鞭笞了麻木的封建社会和人们的灵魂,提倡一种人与人之间爱的教育思想。
由此可见,《呐喊》充分地体现出鲁迅致力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体现了鲁迅的启蒙主义教育思想。他通过对孔乙己、单四嫂以及阿Q麻木灵魂的描写,直面现实社会和人生,给人以启迪的目的,不管是狂人鲜明的有人情味的世界,还是陈士成被束缚的心理,鲁迅都从现实的角度上真真切切地进行勾勒,不管是冷漠的社会,还是人物性格,都勾勒得有血有肉。他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开放姿态,贴近现实,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药》中的“黑屋子”和“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社戏》等,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思想。
四、结语
鲁迅的《呐喊》成了“五四”时期惊醒当代寂寞文坛的呐喊,《呐喊》中的小说全是短篇,题材丰富,数量不多,但是成了唤醒人们麻木精神的呐喊,具有了反封建和启蒙主义的思想,具有了“立人”的指导思想。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