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故事教案大班
幼儿园大班的同学们,大家阅读学习了哪些故事?从故事中学习了哪些知识?
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三只小猪
活动目标: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活动重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难点: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么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后来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么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小结: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猴子捞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活动准备: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
2《猴子捞月亮》故事课件或挂图、幼儿用书第一册
教育活动:
1. 教师出示一串布制小猴玩具,引导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 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无声课件,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
(2)。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3.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课件,讨论听了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组织幼儿做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