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读后感写作

文章 2019-07-09 01:41:59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源泉》比起说是小说,更像是对“个人主义”哲学的阐述,和对先驱者们的致敬。一个人可能像洛克一样出众,也可能像吉丁一样平庸;可能像托黑一样受人敬爱,也可能像洛克一样不招待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源泉读后感写作,欢迎借鉴!

喜欢里面对人性的刻画,和语言,简单,形象,通俗易懂。有着美国作家一些通有的优点,读起来很舒服。之前就知道这本书跟《离婚指南》《月亮与六便士》的主题挺接近的,主题对我而言不是新的,但是这本书还是好看得出乎我的意料。

这本书探讨的就是一个人的崇高理想与现实的世界的矛盾。这种事情往往出现在天才身上,在他们身上那种矛盾表现得最尖锐最戏剧化,当然《月亮与六便士》的男主就不是天生的画家,只是对画画有一种疯狂的热爱,矛盾也一样的足够尖锐,但我觉得前者的程度更深罢了。正如书名,作者想要弄明白,追求完美的理想的天才们和普通凡人之间的源泉究竟是什么,即一切行动的动力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分别怎么影响他们的生活。

文中分两条主线,一方面是世俗之人的代表吉丁,另一个是追求崇高理想,与世俗生活格格不入的洛克。吉丁一路来,依靠他的圆滑与算计,步步攀升,成为一个首席建筑师代表,一路来,他更侧重的是怎么去算计别人怎么迎合顾客对建筑的口味与品味,而不是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建筑学功底上,对他而言,建筑更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没错,因为他的小聪明,这谋生的方面他确实做得很出色,也没什么过错。而对于洛克,有着对建筑学天赋的和对建筑学的痴迷,像《局外人》里的男主默尔索一样对世人的眼光毫不在乎的人。他冷漠和淡定和理智,给人们带来一种深不见底的恐惧和好奇。一方面,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建筑学能不能成为他的谋生手段,更不在乎建筑学能不能给他带来什么社会地位。因为从小就是个孤儿,没什么家庭背景,他一直都是半工半读,除了当建筑画图师,设计师,他还做过工地上的焊工,还有搬砖工人,还有监管等等来谋生,而这一切职业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因为他觉得只是为了暂时谋生。没错,他宁愿自己出台,做苦力赚钱,也不愿意自己建筑设计理念出台------不用自己的设计方案,采取别人的设计理念去设计一套房子,他不愿意别人糟蹋真正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对建筑的一系列的宗旨与看法。在学校,他就因特立独行而被开除了,因为每次教授布置一些任务,他只按照自己的宗旨去设计一个建筑,而不是对教授言听计从。出来社会工作,也被炒了好几次鱿鱼,屡屡跟顾客和老板闹翻,没错,在他的世界里,顾客不是上帝,他的设计理念才是在一切之上。当大老板海勒雇佣洛克,决定采用洛克那些从来都没人接受的设计图纸时候,海勒有种感觉:“他觉得他不是在雇佣这个人,而是向这个人的职业精神屈尊投降”。每当一些有权有势的老板威胁洛克,如果他再这样自以为是,总有一天要流落街头,他常常只是淡淡地说:“我不在乎那些”;当吉丁对他提议,如果洛克加入什么建筑学会组织认识一些建筑的名流可以让他出名,他也说“我没有想过要出名。”有时候,因为他不停地修改,而雇主表示没有更多的预算去修这个房子的时候,他宁愿自己垫钱去完成自己的设计,尽管自己连房租都付不起。他就像个慈祥心软造物主,无法忍受自己手里产生出一个残疾的建筑婴儿。对于这样的人,让他去沿袭旧的设计观念就像是让他走在刀尖上一样的痛苦,我很难理解天才那种境界,所以很羡慕,但是同时也对他感到很惋惜。他就是这样格格不入,好几次差点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但因为他对人对事都无欲无求。所以同时他也是强大而无所不摧的。正因为如此,吉丁虽然被很多名流夸奖过,有一次意外也受到了毫无身份和地位的洛克赞扬,吉丁的感触却大大不同,因为洛克并不像其他人一样要迎合这个首席设计师,而只是出于一种陌生而久违的纯粹,一种非贿赂也非施舍的赞扬心理。

当女主角多尔米克出现的时候,我觉得她就是另外一个洛克。自由而高傲,因为她的美丽自信真实,她有很多追求者,但是她都不为所动,她不被人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别人而一直孤独着。世间没什么人和事物让她为之一动,导致她一直以为是自己性冷淡。当吉丁为了能继承多米克父亲公司而刻意去接近她的时候,她聪明而善良拒绝这个男人,因为她对吉丁这个人的虚伪和虚荣看得一清二楚。每次狡猾的吉丁趁着多尔米克落寞时,要占有她,我总是庆幸,她坚守住了,撑住了,直到---------遇到了洛克。那时候洛克已经很穷,没什么钱,他在拒绝了最后一位顾客后,去了采矿厂当工人,当他看了多尔米克一眼。两人就深深对视很久,洛克那深不见底,一副看淡世事的高傲神态,让一直被人追求的多尔米克有一种自尊心受践踏的感觉,而我却觉得那是两个伟大灵魂透过一个眼神在交流,一种世俗之人无法理解的语言在交流,多尔米克其实是被另外一个和她如此相像的高贵灵魂给吓住了。我觉得那一定是很幸福的时刻,我相信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一见钟情,而不是那种只是单纯用荷尔蒙吸引的。就像洛克说过,他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雇主可以接受他的设计,那些人会可能欣赏他的设计,有些人的虚荣写在脸上,像这样的人只要奢华风和钱堆砌而成的建筑风格,所以他可以连谈话都不用,转头就走人。伟大的灵魂可以窥见别人,更可以不用言语对另外一个伟大的灵魂交流。

吉丁这样的人全身彻头彻尾都是虚荣细胞构成的。书中有很多他内疚和忐忑不安的 心理描写,因为他做了很多不对又卑鄙的事情:偷偷用洛克的设计理念去赢得设计比赛的冠军,出名后又怕洛克会告发他;他害死了一个无辜善良的老设计师,只因为他对吉丁的升职构成威胁;他被建筑里的大人物邀请,怕被别人发现没什么内涵与实在,显得很忐忑不安,只能露出一副谄媚和唯恐得罪权贵的模样;他内心是爱着毫无身份地位单纯可爱的凯瑟琳,他也跟她求婚了,但是同时为了当上董事长,他用另一副面孔对多尔米克虚伪地说爱她,不停去勾引她。而单纯可怜的凯瑟琳一直蒙在鼓里。书里对他虚荣的描写简直信手拈来:“吉丁喜欢这本书,他觉得这本书让他每个平淡无奇的周日早晨变成了一次丰富的精神享受,他确定这样的感受是很丰富的,因为他读不懂。他有这么一套理论:够得着就不算高,理解得到就不算伟大,看得到底就不算深奥。所以他喜欢这本书,他觉得自己的抽象,深奥和理解力得到了提高,然后他马上就可以跟他的朋友谈起这本书了,而如果他们不理解的话,他就可以趁机显示自己比他们高一个层次,而且他不必解释。”有其子必有其母,吉丁的母亲跟他的虚伪简直难分仲伯,每次吉丁做错事情,我觉得她母亲本应该是把他引回正轨的最后一道,结果她母亲不仅无功,还不停煽动他的儿子。在这里我还读到一种命中注定和难以挣脱的东西,如果洛克有这样的母亲,也许洛克就不是现在的洛克,而是跟吉丁一样了。

书中第三部分的中心人物是华纳德,是我最喜欢的人物类型,他和洛克有一样的本质,但和洛克不同的是,华纳德选择的是怎么去挑战和征服社会那肮脏低俗的部分,华纳德是玩世不恭,当书以他为角度叙述时,一出场的他就想着怎么自杀。虽然他有着纽约销售量最大的报纸公司,有钱有权,他还是觉得很孤独,直到----------遇到了多尔米克和洛克。洛克这样的人,我不相信世界上会存在,但是我却相信世界上有华纳德这样的人。他在世人的眼中是一个邪恶的资本主义家,一个懂得怎么迎合低俗人们的毫无道德下限的出版商。他不是遵守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而是变成一个强者,重新设定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但是同时,他那高贵的灵魂就像他把所有他珍爱的艺术藏品放在他的地下室不让人步入参观一样,他只会把柔软的那部分给懂他的人看-------多尔米克和洛克。一开始爱惜洛克才华的建筑界长老凯麦隆说华纳德这样邪恶的资本主义家才是洛克将来要面对最大的敌人,结果后来故事才揭示——原来华纳德才是洛克的最有力的伯乐,因为华纳德很有钱,所以可以让他建一个纽约的新地标,华纳德是很聪明的人,他知道怎么去帮助洛克,挖掘洛克被隐藏起来的才华,即使这导致华纳德的旗帜报刊失去了大部分的读者和销量,还有公司下属职员们的怨声载道,他依旧坚持帮助洛克。最后从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帝王到最后被一个肮脏的老妇人扔鸡蛋,让人看到他对洛克的友情有多么的珍重。当他剩下两个选择,要么是拯救他的帝国----报刊,要么拯救洛克的名誉,他选择了前者,我觉得这才是比较聪明的做法,要不然,他什么都拯救不了,连自己都得陪葬。

当多尔米克说她不爱华纳德,我表示怀疑,这是跟人性相违背的,人一定会喜欢或者爱上跟自己很相似的灵魂。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书里面提到很多次,华纳德在精神方面跟多尔米克很相似,而且华纳德有很多地方都跟洛克很像,书里面描写多尔米克的心理:她觉得华纳德说话时候,发出的却是洛克的声音,只是一个情人在说着另一个情人的话,所以她对洛克没有背叛的感觉。而华纳德说过,跟洛克聊天,总是觉得很轻松,不用那种平时跟顾客和他的下属的狡猾与紧张的状态去应付,他觉得就是在跟自己聊天。他跟洛克在很多方面有很多惊人相似,两人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说,自己知道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再来对比一下这本书与《月亮和六便士》(后面简称月亮),相比之下,月亮更加现实,而这本书很不现实,先不说洛克完全没有性欲,没有嫉妒情感等等一切人性弱点不说。月亮披露揭示了天才的种种方面,比如,在道德方面,月亮男主角不仅是没耐性和暴躁的代言人,更加是抢走了在自己饥寒交迫给予援手的好朋友的老婆,后来还抛弃了好朋友的女人导致她自杀,还对此表示毫无罪恶感,这样的人,即使是看上他的才华的人也需要违背一定的道德观才能喜欢上他。月亮不仅没有遮蔽男主人公没什么道德观以为,而且表明了男主除了画画,他几乎对人没有爱的能力。他不爱女人,憎恨女人们的狭隘,但是同时他需要她们解决自己的本能需求。而这样的人在变得对画画如此痴迷之前,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银行家,有着和谐美满的家庭,乖巧的小孩和贤惠的老婆。月亮男主不是天生的画画天才,而源泉的男主角说他12岁就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这样的高度和远视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源泉还让这样的人无欲无求,但同时他又具有爱人的能力,但同时又对爱人没有嫉妒心(我觉得这本身就很矛盾)所以总觉得源泉把男主洛克刻画得太白马王子风了。

这里我不想概括故事本身,不仅因为篇幅的原因:这本书有800多页。另外一个原因是故事本身不是主要打动我的原因(核心无非就是一个天才不断被拒绝被虐嘛)而是里面的人物比较打动我,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准则跟特点跟我有多处共鸣,让我更读懂自己。我一直认为小说好就好在读者没有要读出什么大道理的必要,即使主题读不懂也没关系,只要小说里的人能够与你产生共鸣就够了。我觉得一个人从别人身上读到自己从而变得更加了解自己才是重要的。

本书还以一种新的角度定义自我主义与利他主义。尽管我们的社会一直宣扬利他主义,但是书里面提到这种利他主义往往背后是因为没有任何自我的人随意附和主流社会思想形成的,作者认为,一个时代的创新者必须是一个绝对的自我主义者。与一般的自我主义不同,后者除了很关心自我外,还会很关心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绝对自我主义是不会关心外界的。有很多虚假的自我主义看似不在乎外界,其实他们是一种对存在感的需要,把与主流对抗的行为视作一种潮流,哗众取宠。至于利他主义,作者提出这种思想更为邪恶,这样的人甚至需要和希望一些人变得邪恶,这样一来才能施展自己的善良和利他精神,这种人最害怕有想法和不愿意附和的人,因此他们会想办法把他们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这种人炫耀牺牲自我才是最伟大的事情,可是回头一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理想,真挚感情和思想的独立都牺牲了,这可以吗?这些恰恰才是最高的财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绝对不能牺牲的东西就是自我。尊重人,首先要尊重不可牺牲的自我。

以前我觉得那些坚持自己的理想之人,不愿意向世俗妥协的人是强者,现在觉得那些在世俗妥协的人也是强者。虽然这不是本书主要想传达的内容,但是无论如何,要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自己本人享受在其中就好。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