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棕》古诗赏析

文章 2019-07-08 23:48:08 1个回答   ()人看过

《枯棕》作品介绍

《枯棕》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9卷第14首。这首诗是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所作。当时军兴赋繁,故杜甫作此为蜀民请命。此诗写实中兼有比喻。杜甫是一向关心人民的,所以写景赋物,往往必有所感触。即如此诗,也不是为赋枯棕而赋枯棕的,他是由棕之枯,写出了剥削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

《枯棕》原文

枯棕

作者:唐·杜甫

蜀门多棕榈⑴,高者十八九⑵。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⑶,青青岁寒后⑷。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⑸。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⑹。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⑺?

有同枯棕木⑻,使我沉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⑼?

啾啾黄雀啅⑽,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干⑾,摧残没藜莠⑿。

《枯棕》注释

⑴蜀门,犹蜀中,即成都。棕榈,也作“椶榈”,常绿乔木,棕榈皮上有毛,称棕毛,可制绳帚刷等,故下有“割剥”语。起八句写其枯。

⑵十八九,十有八九。

⑶棕榈有叶无枝,状如蒲葵。

⑷《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此句是说棕榈和松柏一样经冬不凋。

⑸因割剥太厉害,故反先蒲柳而枯死。

⑹军乏,军用缺乏。“取”字,这里读zhǒu。这以下八句联系到人民和时事,说明了所以枯之故。“伤时”二句,是一诗的主旨。因一物尽取,故殃及于棕树。

⑺生成,即上所谓物。生是地之所生,成是人之所成。总之什么都被剥一空。

⑻此句是说如同棕木的被斧斤割剥以至于死。

⑼这两句双关人和木。死者即已休,如棕之已被剥多而枯死,生者何自守,如棕之未甚遭割剥但终当被割剥而死。何自守,是说凭什么来保住自己的生命呢?

⑽未四句慨叹其枯。啅,群雀噪声。“啅”字一作“啄”。

⑾尔,指枯棕,亦双关人民。

⑿莠,狗尾草。“摧残”二字和上文“割剥甚”“一物尽取”照应。

《枯棕》赏析

这首诗和《病橘》都是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所作。当时军兴赋繁,故杜甫作此为蜀民请命。此诗写实中兼有比喻。杜甫是一向关心人民的,所以写景赋物,往往必有所感触。即如此诗,也不是为赋枯棕而赋枯棕的,他是由棕之枯,看出了剥削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因而写了这首诗。

《枯棕》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枯棕》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219_14枯棕杜甫

蜀門多棕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剝甚,雖幸嘁仔唷

[《枯棕》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