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潭》古诗鉴赏
作品介绍
《万丈潭》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8卷第18首。
原文
万丈潭
作者:唐·杜甫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
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
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
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
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
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
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
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
高萝成帷幄,寒木累旌旆。
远川曲通流,嵌窦潜泄濑。
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告归遗恨多,将老斯游最。
闭藏修鳞蛰,出入巨石碍。
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
注释
1、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冬暂住同谷时作。万丈潭:在今甘肃成县东南七里的飞龙峡内。相传有龙自潭中飞出,故又称龙潭。
2、青溪:即东河。因溪水清湛,故称。合:全诗校:“一作含。”冥莫:同“冥寞”,幽深貌。
3、神物:指龙。显晦:时隐时现。
4、蟠:弯曲蟠伏。
5、窟压:龙洞深藏在潭底。
6、跼步:小步。形容小心戒惧之貌。凌:登上。垠堮:悬崖边。堮:全诗校:“一作鄂。”
7、侧身:俯身下望。
8、洪涛:指嘉陵江。同谷的东河、南河皆流经飞龙峡而汇人嘉陵江。
9、苍石:指飞龙峡口立于东河之中的两块巨石。
10、危:原作“色”,校云:“一作危”,据改。
11、崖:全诗校:“一作岸。”两壁:两岸峭壁。
12、削成:形容石壁陡立,如刀削成。
13、澹瀩:荡漾。瀩,全诗校:“一作对,一作赖。”
14、黑:水深无底貌。知:原作“如”,校云:“一作知”,据改。澴:旋流。
15、光炯碎:波光粼粼。
16、云:全诗校:“一作峰。”
17、“飞鸟”句:形容潭大,鸟飞了很久,却还在潭水中能看到它们的倒影。
18、高萝:高挂在山崖上的藤萝。帷:全诗校:“一作帐。”
19、累:全诗校:丁一作垒,一作叠。”
20、远川:指嘉陵江。
21、濑:湍急的流水。
22、造幽:天造地设的幽雅境地。
23、发兴:激发意兴。
24、告归:指弃官华州。
25、斯游最:这次游览最为称心惬意。
26、闭藏:闭塞掩藏。修鳞:长龙。
27、石:全诗校:“一作爪。”函当:原作“事”,校云:“一作当”,据改。暑:全诗校:“一作炎。”过:指重游。
28、雨:全诗校:“一作云。”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繁体对照
卷218_18萬丈潭杜甫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顯晦。
龍依積水蟠,窟壓萬丈內。
跼步淩垠堮,側身下煙霭。
前臨洪濤寬,卻立蒼石大。
山色壹徑盡,崖絕兩壁對。
削成根虛無,倒影垂澹瀩。
黑如灣澴底,清見光炯碎。
孤雲倒來深,飛鳥不在外。
高蘿成帷幄,寒木累旌旆。
遠川曲通流,嵌窦潛泄濑。
造幽無人境,發興自我輩。
告歸遺恨多,將老斯遊最。
閉藏修鱗蟄,出入巨石礙。
何事暑天過,快意風雨會。
[《万丈潭》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