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红楼觅己梦散文
最开始接触《红楼梦》是从三大家那台黑白电视机播放的连续剧开始,那时因为年龄的原因,对这些被前几年称作为才子佳人的画面,还不甚懂得,但却很喜欢。而且喜欢的不可收拾而迷恋上瘾,每天吃罢了晚饭,就早早的奔到三大的家里,要不就只能站到院子里听声音。因为对传媒知之甚少和读物不多的缘故,所以就极喜欢论年不论月的看一次“天仙配”“牛郎织女”之类的神话电影。当间断看过“红楼梦”电视剧之后。真不敢相信,人间也有这种只有神仙才能享受得到的那种纸醉金迷的恋爱生活。曾一度中毒的心想:自己如果是能得到像这样的愿望,就一定生生死死不离开,相伴偕老到白头。甚至决心相爱到死也要留下一些能够流传于世的感人痕迹和美丽见证。后来用挖葛根、桔梗卖的钱,买了二斤烟叶,从一位教过私塾的老先生那里,借来了一本石印小楷的“石头记”多部头小说,便爱不释手的经常在煤油灯下,一熬就是一个通宵。
从看“红楼”到生拽硬拉的读“红楼”开始,我对戏里、书里介绍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和爱戴的感觉,时真时幻,亦近亦远。这种印象中的深了,晚上常发生失眠。每逢出现这种情况,白天上学或者是放学以后去挖野菜,就都会产生出时而觉得自己成了戏中人物,时而又觉别人表现的比自己更像、更真。这种感觉产生到顶峰的时候,就会一度的揣摩观察世间的众人,谁有若即若离,或聚或消来去自如奇妙能耐。总之一句话:《红楼梦》里面的人物给我的印象是活的。甚至就在我们社会的某个角落,是时至今日、时至明日,或者将来的某一天,我就会发现遇到,或者成为至交。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毕业走入社会以后,才真正感觉发现:这是因为“红楼”的作者,曾念旧境,书蕴文道。令我感觉或体悟所产生的虚幻,只不过是编剧和作者若谷的冰山一角。
我那时读的“红楼”是多部本像毛笔抄写的小楷石印。连续的六部。每逢捧起书本刚进入角色,就有一种虚无飘渺的存在吸引我,这也是当时我真正喜欢“红楼”爱不失手的缘由。这种虚无飘渺之感首先来自于红楼当中,各种人物与琐事的活灵表现。首先从虚悬峰补天石采露浴珠草开始,他们每一个人在每一种场合的出现,都给我一种耐寻味和觅基源的感觉和愿望。在每一次的品读过程当中,很自然的被其中的人物吸引而忘却其他,时而虚幻扩展。不论是呆、傻、疯、颠,哭、笑、痴、恋,总是被鬼斧神笔的轻轻一语出现的忽然一梦,尽管虚无缥缈,却好像实实在在的按理存在。同时这种存就在我们身边不远的地方。成了我终生追寻的和谐之美的意境,即觅己梦。
记得在上高二时再读“红楼”曾写过一段笔记。现在再翻书箱只寻到只言片语:读感其形聚时色彩斑斓,势衰时色茫烟云。不管聚、衰,都表现出他们为情为恋至极,却得到空谐失真失形的终了。色显异起突凸,色消混沌茫茫。要么清白虚无,形动突显现,形无型茫幻糊。每当在这一知半解的通和之际:相对中的虚幻魔影,与对立之间的协同切合。便认为是真、便认为是美,而且是一种融动恬静之美。那种恬静,那种妙动。虚幻真实的虚假之际,各领风骚动态,吸引的遐思令我动容,让我垂怜。特别是宝钗和黛玉的碰面,不论是情感脉络浮现的“草石前盟”还是给入“后望”的“金玉良缘”反映出的两个极具貌合神离的代表形象,都在我的心中很自然而然地形成极具鲜明的天壤对比。不管是捧起或者放下,都感到他俩的出现和存在,让人深羡、令人敬慕。是每次读着“红楼”,对宝钗的感觉,似“贵”而不羡。而黛玉的表现,虽令我感其表现魔幻却有“觉贵”的敬羡。这一点从她的“喜散不喜聚”的性格和“我为的是我的心”的坚守,为寄人环境守心活着的一种美德。这就是钗黛两人绝对不同的分明所在,一个是贴切现实让人敬而远之,一个却是心心相印,以泪还情让人深感其大彻执着的道义。
这种表现在大荒开始之后的众美相聚大观中。继而演绎出“悲金悼玉”情纠缘结的许多过场,最终却落了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缘终,从空处来又落到空处去的结果。把虚幻情缘发挥的难醒难舍,有情无缘的世间真相。
记得西方一位现实主义的代表萨特曾经说过:“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他却不知道人生是可以改变的,方向是可以选择的,尽管“红楼”当中那些“悲金悼玉”最终没有花开蒂落。经过看读之后,我便以“红楼”为镜,逆行自我,每逢缔造一个个的情感故事的时候,都以尽善而终,给人、也给自己更好地展现出一副和谐情爱的美好画面。
当然如果你认为“红楼”表现的仅仅如此的话,也就不会激发后人去研究探讨了。因为,整部“红楼”通前彻后都表现出对人与人生,人性与人情高度诠释概括的大作,这就是我们读研探讨的根本所在。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