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励志美文: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要

文章 2019-07-08 20:39:35 1个回答   ()人看过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高考时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为理想而战,为未来而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三励志美文《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要》,欢迎阅读!

时光呼啸而过,转瞬之间就带走了那些张扬放肆的青春岁月,留下满地烟尘,记忆走过高三,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又在脑海中熠熠生辉。

奋斗、笑容、泪水……这些与青春密切相关的词语排着队一个个从我眼皮底下掠过,极轻易地,就勾起了那些深藏于心的“傻里傻气”的悲欢。

在未正式进入高三之前,学校就安排老师给我们补习,也就是说,从高二走出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真正开始了我们的“炼狱”生活。

炎热的夏季,60多个人的教室里没有空调,哪怕一个小小的电风扇也没有,为了保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还得把前门后门都死死掩住,你能想象出这样的场景么?我们就像是蒸笼里的包子,一个个都熟透得涨起来了,整个教室,唯有挂在墙上的高考倒计时表缩水了。

当时班主任还跟我们开玩笑:“我是为了你们好,特意选了一个没有电风扇的教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正是夏天,容易打瞌睡,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的话,估计你们也热得睡不着,正好学习呢!”语毕,全班同学唉声叹气,捶胸顿足,还没过几分钟,各自又自觉性地埋头苦干,奋战于数不清的题海中。

也许,这就是高考给人的无形压力吧,就算成绩再差的人,也想要努力考上一个好大学,而成绩本身不错的人,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值也更高,可以说,在那个暑假,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像打了鸡血一样游走于教室与老师的办公室之间,而那60多张课桌以及教室走道上,都摆满了《高考必备》《5年高考3年模拟》《高考英语辅导大全》《高考试题调研》之类的书。确实,光看那些书,就有种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高三的上学期,是我的学生生涯中最忙碌也是最艰苦的时期,在那短短的一百多天里,我得过两次病,一次是被病毒感染的带状疱疹,一次是感冒咳嗽。两次的生病时间都历时很久,加起来总共长达五十多天,我怕打吊针,既耽误时间,又怕因为血管小被护士“试针”,所以,最后两次都通过吃药解决,感冒的那次,总共去拿了三次药,还把好友的感冒药也全吃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药罐子。

然而,药物都或多或少有种催眠的副作用,意志力再好的人,也免不了在课堂上昏昏欲睡,那段时间,我的成绩急剧下滑,我在感冒的煎熬和成绩下滑的自责中度过,慢慢地,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那个梦想中的大学,是不是真的只能存活于梦想里?可是,我后来总结出来的是,越怀疑自己,越得不到正确答案,事实也恰好如此。

初中是月考,高一高二是周考,到了高三,就是日考了,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要考试,永远有做不完的试题在等着我们,而日考的成绩,也随着心态变化一直降低,直到某一次的大型考试,我考出了有史以来最差的成绩,当即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当时有种崩溃的感觉,班主任没有批评我,只是帮我分析了一下心态,没来由地,我就哭了。

不身处在那个时刻的我们根本无法理解,怎么会因为一次成绩就哭?确实,现在的我,可能也无法理解当时的自己,或许那次的成绩只是一个情感的导火线,或许只是因为在乎,所以更加害怕失去,或许,后来,仅仅是因为压抑了那么久的苦涩和泪水,终有一天会爆发……

自那次与老师的交流过后,我开始尝试着“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与其花时间去怀疑自己,不如用心再多做一道题。心态放好了之后,我的身体也逐渐好转,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态的作用,毕竟,那时候,我已经吃了不少药,但我真的很感谢班主任那一次与我的谈话,让我逐渐看清自己,看清那些得与失。

高考前夕,我也并未感觉紧张。那年我们学校的考前政策特别怪异,所有学生都要于规定时间在校自习,唯一庆幸的便是我们不用搬教室,可以“高枕无忧”地在自个儿地盘上“撒野”。然而,连续一个多星期的自习后,我们都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恨不能马上高考,马上脱离这该死的“蒸笼”。

当高考真正来临时,我们大家却心照不宣地安静下来了。或许是高考本身就带着一种庄严和凝重,在此之前,无论我们如何放肆,如何谈笑风生,都不足以摧毁高考的哪怕一点点的肃然。

我们也知道,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高考时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为理想而战,为未来而战,我们背负着自己、亲人、朋友和老师的期望,这种种交织的情感,于考前宣誓的那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我们以梦想的力量歌唱《我要飞得更高》,我不知道是否有学生被自己或被同学感动着了,反正我的眼睛里确确实实氤氲了一层雾气。虽然,我们都很清楚,理想中的大学梦不一定会实现,但我们有理由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在青春的年纪洒下一路汗水和泪水。

过程,往往比结果重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