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
只有说好的普通话才能跟全国各地的人沟通无障碍,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请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一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二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三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四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五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六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七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八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九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十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十一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十二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十三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十四
讲普通话黑板报图片十五
讲普通话黑板报十六
讲普通话黑板报十七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新中国成立普通话的发展
1949年主持教材工作的叶圣陶力主将小学“国语”科改称“语文”。
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讲解用的语言,仍用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强调:“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规范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这种语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是词的声音。这首先要求依照普通话的语音进行教学;在方言区域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
在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新中国的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5年11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军发出了《关于在军队中推行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实现语言规范化的通知》。1955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并补充了对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有“普遍”和“共通”的含义。
1982年,吕叔湘在人民报上呼吁推广普通话,提出“所有学校都应该是推广普通话的阵地”、“中学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
1990年国家语委明确以广东、福建两省和上海市作为南方方言区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地区。
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普通话”。1991年派出专门的调查组深入广东、福建的一些地区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两省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提出建议。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确立了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2014年9月21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活动在河北省滦平县举行。
2014年是国务院确定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17周年。李卫红说:“17年来,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书同字、语同音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会专家认为,推广普通话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而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于社会交际。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鼻音 、边音外,无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韵,尖团合流,声调较少,调式简单,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坏(huài)”,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俄语“Встреч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
现代标准汉语的发音基本沿袭了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但各地标准略有差异。对汉语而言,单音节(单字)发音可分为声母、介音(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要素,而韵头、韵腹、韵尾又被合成称为“韵母”;超音节(词句)发音还存在连续变调等要素。直音和反切都是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至一九二六年,产生了由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制订的“国语罗马字”,曾由当时南京的大学院于一九二八年正式公布。接着,一九三一年产生了由瞿秋白、吴玉章等制订的“拉丁化新文字”。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是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两个方案,大大超越了它们之前的各种方案。
依据注音符号的标音系统,其声韵系统共有21个声母、3个介母、13个韵母及4个声调。
依据汉语拼音的标音系统,其声韵系统共有23个声母(计入y、w两个半元音)、39个韵母(略同于注音符号中所有独用与结合韵母)和4个声调。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普通话的历史沿革
商
据记载当时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所需,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都已经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愿。
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自此,洛邑的语言就成为了整个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汉
秦朝具体用什么语言无法考证。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正音”、“雅言”,也称“通语”。
晋
西晋承袭汉代,以洛语为国语。永嘉之乱,洛京倾覆,东晋迁都建康,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为南朝沿袭。
隋
最早能够找到的官方推广共同语政策在隋代。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由于当时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之下,汉族习俗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心想恢复汉族礼乐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复汉族文化的举措,其中包括命陆法言等编著《切韵》,审定比较经典、纯正的汉语。
隋朝统一中国,编《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长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国语为“汉音”,或“秦音”。隋唐都长安,并以洛阳为东都,此时中原及关中汉音在与各民族交融后已有所演变。
唐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
有学者认为,根据中古音韵所拟的唐诗读音,便与今日的粤语极为相近,指粤语为唐代正音并不为过。
——参见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之附录《唐诗拟音举例》,中华书局,1956。
宋
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而在北宋亡国后,南宋时代的刘渊又基于《广韵》著《平水韵》。
元
元代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大都汉语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元代盛行杂剧和散曲,这是两种接近口头语言的新的文学形式。
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都是大都人,他们的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反映出当时大都话的面貌。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北京话,因此,大都话成为近代普通话开始形成的最原始基础。
明
明朝开始以官话为官方语言,以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为基础(称为“中州音”),形成汉语共同语系统,称为“正音”,并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当时的“南京话在明代占据重要地位”。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南京话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张卫东等学者认为“明代官话有南北两支的差别”,而以南京官话为主导。
清
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话仍然是清初官场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主流官话。雍正年间(1728年)清设正音馆,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北京官话的地位迅速抬升。到清中叶后,北京官话的影响逐渐超过南京官话,最终在北洋政府时期以北京话为基础确立国语标准音。
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中国深受刺激。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1909年清政府把官话称为国语。1911年清朝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以京音为准的官话为国语,取代原来明代官话《洪武正韵》的地位,并加大力度推广。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普通话和汉字介绍
普通话: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汉字:
公元前2—1世纪,西域就有汉字出现,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汉语言文字也在西域使用传播。自那以来,汉语言文字成为西域各国必备的官方使用的语言文字。唐朝时,汉语言文字不仅成为西域地方政权通行的语言文字,而且也成为西域各族人民自觉学习的语言文字。西辽王朝统治西域时期,推行汉文,汉语言文字得到进一步传播。元朝时,提倡学习汉法,用汉语言文字开科取士,造就出许多精通汉语言文字的著名学者。明朝时,汉语言文字继续在西域得到传播。清朝统一西域后,在公务活动中使用满文的同时,主要使用汉语言文字。清朝后期,随着汉民的大量增加,汉语言文字在西域逐步得到广泛使用。继而,汉语言文字逐渐成为新疆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和文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进普通话写规范字作文
普通话,规范字,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还是有些人没有从我做起,就从我身边说起吧!
第一条:说普通话
我的爸爸是一位南陵人,说话总是带着一股南陵腔,所以总是令我和妈妈难已听懂……
一次,我与爸爸下去准备下去骑自行车,我刚打开门,爸爸用手提着自行车,对我说了声:去(原音为qu,但爸爸说成了ki),开始我还以为他要k我,我害怕极了,我刷的一下跑回小房间,把门锁上,妈妈问爸爸怎么回事,爸爸说:我让他下去。妈妈懂了缘由,用备用钥匙打开了房门,对我说爸爸用南陵话的去变成了ki.嗨!害的我耽误了玩儿的时间,所以我喊爸爸进家,给他上一堂普通话的课,开始,我先叫爸爸去,爸爸也很快学会了,我教了他一句又一句,他也说了一句又一句,我还叫他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时时刻刻谨记:要说普通话!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但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但是,大家有可曾想过,如果我们民族在一起,那我们的交流就不怎么方便了,但当我正在沮丧时,我看到一则令我“雪中送炭”的新闻:现在,所有民族的孩子都在学习普通话,这样,我们可以在同一片蓝天下交流了,可以告诉自己的心声了,世界也因为我们,变得更美,更美……
第二条:写规范字
谈起写规范字,我可也是有一些经验的。下面,我们来谈谈规范字吧!
每一次我们上街时,我们总可以看到每个买衣服,卖什么的,滥用成语,
1、箭牌口香糖 一箭如故 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2、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3、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4、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
5、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6、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7、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8、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
当我看到时,我震撼了,也伤心极了,原本,我们中华骄傲的——成语, 从李白那代到现在,中间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却把他——中国的骄傲——成语,当做了广告词,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就这样, 成了广告,如果,有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嘲笑,谩骂着……所以我倡议:写好规范字,不滥用成语,不丢国荣。不忘国耻?!
再说写规范字,就是要求我们在书面语表达中不写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字和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这其实也很好做到。就我们学生而言, 如果因为写了错别字而被扣分,那是很可惜的。再说,一个人的字能看出他的品德。这是有道理的。所以,大家要写好规范字。
正如有人道:见字如见人,要想写好字,首先先要有诀:心要静,脑要静,但有着两个还是不行的,先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如同盖房子,首先先要建地基,地基要用材料,这个材料就是指我们的描字帖。只有描多了,才可以把房子一层一层往上盖……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从现在开始,共同努力。人人都说普通话,人人都写规范字。为营造规范的中华语言文字环境各尽所能,使我们中华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学校当前大好形势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普通话的推广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由于不同方言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因此存在“区域文化岛”的现象,这些“区域文化岛”保留了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民间智慧的精华,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补,因此,需要有一种共同语来消除“区域文化岛”,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来。不过推广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要恰当处理好地方语言的发展和普通话推广之间的协调性。推广普通话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地方语言,而是要消除沟通障碍,但是在推广当中的确出现了消灭方言的现象(例如南宁的平话与白话)[30] ,所以在推广的时候要把握好力度,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因为语言多样性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宝贵文化积淀之一,就和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因为多样性,这个世界才能多姿多彩,因为多样性,生物圈才能维持平衡,保证物质流动和能量传递能够正常的进展下去。语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语言多样性,才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因为多样性,才不会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同样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的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属于一种标准语,因为它是未经整理和标准化的北京城区方言。以上的几种标准语都是以北京话这种方言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化的产物。
周恩来总理谈“推广”
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就阐明:“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推广普通话,要区别老年和青年,要区别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要区别今天和明天,不能一概而论。相反地,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标准口音
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准,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并非北京话每个音都是规范和标准。国语、普通话、华语三大系统内部还存在“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
国语的情况与之相似:老派国语、新派国语都是被视为标准的;华语的情况则有些不同。学习普通话及口音的有无与出身地域与教育程度有相当关系。不标准的普通话古称“蓝青官话”,蓝青即是暗指发音夹杂方言口音。
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以普通话为例:
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明显受方言或其它语言影响的普通话,一般都会视为带有口音。例如,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差异过大,或有过多的字发音不准。但台湾地区的取音不同与大陆地区,如垃圾、崖,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ㄧㄞˊ yai2”,大陆普通话读“拉机”、“牙”。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练习普通话绕口令
化肥会挥发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发挥会发黑
黑化肥挥发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发黑会发挥
黑灰化肥会挥发发灰黑化肥挥发;
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化肥发挥。
黑灰化肥会挥发发灰黑化肥黑灰挥发化为灰;
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化肥灰黑发挥化为黑。
黑化黑灰化肥黑灰会挥发发灰黑化肥黑灰化肥挥发;
灰化灰黑化肥灰黑会发挥发黑灰化肥灰黑化肥发挥。
鱼和大雁
小鱼入鱼网鱼网捕鱼鱼难逃,
大雁过雁塔雁塔留雁雁不留。
水连天
天连水,水连天,
水天一色望无边,
兰兰的天似绿水,
绿绿的水如蓝天。
到底是天连水,
还是水连天?
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两声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
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扑通扑通扑通三声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
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扑通扑通扑通扑通四声跳下水。
梳胡子
苏州有个苏胡子,
湖州有个胡梳子。
胡梳子买把斧子做梳子,
苏胡子买把梳子梳胡子。
白猫与黑猫
庙里有只白猫,
庙外有只黑猫。
庙里白猫骂庙外黑猫是馋猫,
庙外黑猫骂庙里白猫是懒猫。
分清巾金睛景
小金到北京看风景,
小京到天津买纱巾,
看风景,用眼睛,
还带一个望远镜。
买纱巾,带现金,
到了天津把商店进
买纱巾,用现金,
看风景,用眼睛,
巾、金、睛、景要分清。
讲普通话黑板报内容:普通话宣传标语
1、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7、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9、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10、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1、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2、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3、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14、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15、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16、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17、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18、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性,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