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家园心情日记
一年以前,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名为《我与地坛》的文章,知道了有这么一位作家叫史铁生,只觉得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很美,很幽静,很清凉。那能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那无论你忧郁或欣喜时都镇静地站在那儿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苍黑的古柏,正是我所向往的。合上杂志后,我一遍遍地对自己说,到北京去吧,去看看地坛。
如今,已是一年之后。身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的一所高等学府里的我再一次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初时的感动和向往依旧。史铁生的文章中荡漾着一种没有杂色的真诚,使你在读后有着深深的感动。他从不掩盖自己残疾的肢体,从不掩饰自己不断呻吟又频频向人求援的灵魂,他把自己曾有过的辛酸和痛苦的故事、欣慰和向往,都深彻地渗透在他的文字中,而这些文字正凸显出他对生命、对生活的诠释和理解。
读史铁生的文章,会让你想到很多东西。例如会想到母亲。例如会想到时间。例如会想到脚下的路。健全的肢体造就了我们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又在没有感受到病残的司空见惯中被我们所忽视甚至遗忘。一如母亲的爱。在我心安理得地享受上帝给予的福祉时,我并不觉得它特别珍贵,也许是因为来得太容易便不会去好好珍惜。史铁生告诉我们,母亲便是母亲,是那个除了深深爱着你以外,在你幸福时更加幸福,在你不幸时倍感不幸的人。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史铁生就是在地坛不会被人打扰的静谧中,想他的过去,想他的现在,想他的将来,想那些让他困惑、苦恼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在古殿檐头的风铃声中,在被茂盛的枝叶分离得破碎的阳光下,终于得到了答案。从那对风雨无阻到园中来散步,走出了15年共有的足迹的夫妇身上;从那个热爱唱歌,一遍遍高吟着自己的希望和追求的小伙子身上,我们明白了“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到了幸福。”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当夕阳西下,走过生与死的迷雾,我们会找一个家园。当心中积淀了太多沉郁和渴求时,当经历了太多疲惫和坎坷时,能舒缓和释放的地方,这地方就叫心的家园。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