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上课之前,窦老师已把诗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就座。
在主持人的邀请下,窦老师来到台上。
学生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课前同学们背了那么多的诗。有人说,诗是推敲出来的。这便让我想起一个诗人,谁啊?生齐答:贾岛《题李凝幽居》
师出示:闲居少……
师:读过这首诗吗?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个别读
师: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闲”是第几声?
生:第二声。
师范读:闲——居——少(短促,有点夸张)邻——并——
师:好,下面我不说了。看看怎么读?谁愿意读给大家?
一学生读,读得很好笑。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很短)
僧——敲——月下门——。
师:给他掌声。
师:刚才他“敲”字读得特别重。有同学知道推敲这里的故事吗?
生:当时贾岛不知道用敲还是用推好,所以……
师:他的灵感来自一个人的建议,他是谁啊?
生:韩愈
师:这个同学课外知识了解的这么多,给他掌声。于是“推敲”这个词出来了,于是它成了韩愈和贾岛的典故,于是……
师:再给大家一首贾岛的诗,出示《寻隐者不遇》。这回要读出五言的韵味来啊!
师生齐读:松下问童子……(窦老师把平声读得特别强调并辅以手势)。
师:有意思。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是寻——隐者不遇。刚才是……都是找隐者的。都是没有见到,贾岛却偏偏把他写下来。想必推敲出来的字句一定很多很多,他一定会引发大家的思考,那么他为什么把不遇记下来呢?于是窦教师读了一些诗,这些诗里都有不遇。人生有多少个不遇,看来这“不遇”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不然前人为什么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京味很浓重,很好听。)
师: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和他们不同,他们不遇,我却和同学们(生说相遇)。这也是人生的一大幸。就让我们带着彼此这难得的相遇——上课。
师:上课!同学(短促轻快),你好!
生:老师(有点拖音),您好!师:注意节奏!请再来一遍。同学,你好!
生注意了节奏,和老师合拍:老师,您好!
师:所以这堂课我会特别注意听同学们的节奏,因为那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啊!
师指着板书:亲爱的同学们,咱们来看,雨过天晴,我们跟着一位宋朝的诗人
生接:叶绍翁
师:一起来
生接:游园
师:我们一起来推敲推敲
生接:不值
师:你们也知道这个“值”的意思就是
生:相遇。
师:不值呢?
生:没有相遇
师:简单变成两个字呢?
生:不值就是不遇
师: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先读读这首诗,再聊一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师:提个小要求:刚才是五言,现在是七言,看你该怎么读?
生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根据刚才教的平仄来读,也带有一些自己的味儿,基本属于读得比较好,做到了字正腔圆,且有诗味儿。)
老师鼓掌
师:谢谢他,有些地方他是自己的创造。第二声都是平声,可以拉长。
范读:应——怜——屣——齿(短)印(短)苍——苔
小扣柴——扉——久(短)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短促,乍停)
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再读第三行。
生读。
师:其实读得我们有些夸张。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倾听我们的朗读,我们自己就陶醉在自己的朗读中。(这句话记得不太全)
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读。
一女生读,师给她配以手势指导。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尽管我们只读了几遍,那我们来聊聊吧。作者在游园时遇到了
生接:苍苔、红杏、柴扉。
师:请你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他们的了解。
生:柴扉是用柴和树编成的一个门。生答完想坐下去。
师:喔,请你站起来,判断一下,是这样的门吗?(课件出示四扇门:第一、二扇现代风格的门,第三、四扇是柴门)
师:如果前面的两个不是,这两个是,用两个词概括
生:很简陋,很破旧。
师:他会概括,你心里也知道简陋就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就是这样用竹子支起来的大门,我们叫它光棍大门。这样的门太简陋,没有半点雕琢,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
师:谁再来读读。现在的柴扉与以前的不同,那是一扇特别的柴扉。
生:小扣柴扉(着重)久不开。(师一起跟着轻读,强调柴扉)
师范读后,你还想告诉大家这是一扇怎样的门?
另一个学生读,这个学生读得好多了。
师:谢谢。继续介绍,还有呢?
生:我知道苍苔是一种绿色的植物。……
师接: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他就会贴着地皮长出来。所以这个贴着地皮的小植物,延着街门的街道不断生长。所以苍就是绿,苔就是延街而上的,贴着地皮的
生接青苔。
师: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春天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很旺盛。
师:你发现就这么普通的小植物,他却将生命的春天唤醒了。你会这样感慨:哇,春天
一生接:好美啊!
师:请你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你看到的苍苔是多么美啊!
生读得有点一般。
师:要是我啊,我就让人感觉到绿绿的很美的,可以再拉长,再
一生接:轻一点。应怜屐齿印苍苔(苍苔两词有点颤抖)
师生齐读:应怜屐齿印苍苔。(窦老师还在拖音,学生已读完,师继续读,苔拖得很长很长。)
师:我还没看完,你们就看完了!
师:继续聊。亲爱的同学们,还有谁啊?
生:红杏。红杏是一种美丽的花。
师:那当然了!你知道红杏是什么时候开花了吗?
生:春天
师:是早春还是晚春?
师:二月就开。这让老师想起孔子当年在四棵杏树下给学生讲课,那是春秋时期。每到二月时,学子们就进京赶考去了,抬头望,那红红的杏花就是给他们的希望啊!师吟: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这是叶绍翁的好朋友,谁啊?
出示:陆游的诗。“杨柳不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师:陆游写的诗句很多,他也爱杏花。我们也跟着一起夸夸吧!
生读: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师:这么美的杏花,所以,叶绍翁也禁不住的赞叹他所见的这枝红杏。那我们把刚才感受到的送到这一枝红杏来吧!
齐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看我们来游园,只遇到了苍苔、柴扉、红杏,所见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春天到了!
生:我感觉这些景物给我带来春天春意盎然的气息。
生:我感觉春天万紫千红
师:换一个词,那叫生机勃勃。
师: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这苍苔将我们的眼睛染绿了。这红杏将我们的心肺滋润了。这柴扉将我们……
师:那红杏的红啊,那是将春天的生命
生:燃烧。
师:他说燃烧,比我还热烈。我说的是照亮。
师:就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将所见到的,留在心中。让我们来美美地体会春天的景物所带给我们的新的愉悦。
古筝起。师生齐读(师比较注重平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得也比较好。)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所遇。那么,这样的一座园,这样的普通的自然景物,诗人又对他们付于怎样的感情呢?就请同学们默默地再读这首诗,请你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特别的感情呢?
少顷。
生:屐齿。应怜屐齿印苍苔。对苍苔体现这个怜的感觉。怜是爱惜的意思。(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悟出“怜”)
师:注意听,他刚才有一个新的发现。
生:对苍苔的感觉是(爱惜)
师:哪个字?
生:怜。
师:他感受到那份爱惜。注意,怜用于今天。这个字,我们会想到可怜。但他说是爱惜。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这个怜和那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怜就是
生接:爱惜
师:现在请你注意看,由于你的发现,你知道吗?叶绍翁最初写的时候他用的是嫌。嫌,你就会想到嫌弃。因为嫌,所以他就不给我开门。用上“嫌”这个字,一下子把叶绍翁和主人的距离拉远了。“怜”,说明园主人爱惜,也说明我爱惜。这个“应”字可以变成
(生接应该),我理所当然地爱惜(苍苔)。既然他说的这个怜是叫爱惜。那也就是说有爱的成分也有惜的意思了。爱说明喜欢。惜在哪儿?再读读,再读读这句。
生再读应怜屐齿印苍苔。
师:哪个字说明他惜苍苔。
生:印
师:哎哟,你们太厉害。你想继续讲,还是请别的同学讲?(问刚才的学生)
生愿意自己再讲下去。“印”这个字体现了诗人十分珍惜苍苔。
师:所以他说印,不说踩。这印是谁留下来的?
生:诗人。
师:是脚印还是屐齿印?知道诗人为何穿屐鞋?
生:那时只有屐鞋。
师:是吗?穿草鞋也可以啊。
生:屐齿鞋底的印比较少。
师解释屐齿下有几个轮,相对整个鞋底,只留下几个印。
师:还有吗?叶绍翁穿着屐齿,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是说明自己
生:很高贵
生:很休闲
师:是啊,他要自然的打扮,轻松的打扮。所以他就要穿木屐鞋来游园,这说明我对苍苔的爱。如这位同学,尽管如此,我这屐下面还有齿,会给苍苔留下印,我还觉得
生:可惜
师:明白了。这“怜”才便是真真切切地爱惜。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想象一下,这叶绍翁这么地爱苍苔,惜苍苔,那他该怎么走啊?请你走一走,注意同学观察。走过来!
一学生小心翼翼地踮着脚走向窦老师。
师:你为什么这样走?
生:因为不踮脚,印会更多一点。踮一下,印会少一点。
师:踮脚说明你更爱苍苔,你怎么走的就怎么读。
生读。
师:同学们没有看到他表情。他的表情对着我。师描述他的表情。
师:我是多么的矛盾,所以我就只能这样走啊!读得慢还轻。谁还有没有别的。我还可以这样走。
另一生走向窦老师,走得挺快,还跳着。
窦老师向听课的老师描述他的神态,问:你走得挺快,还跳着走,这是为什么?
生:我不忍心踩着一点点。
师:踩得快,印就
生:快就浅!
师:听她怎么来怜苍苔。
生读,苔读得特别轻。
师:亲爱的同学们,来吧,我们自己就对苍苔这份怜——开始。齐读,很轻。
师:看了一大片,现在舍不得,现在是印苍苔。好。谢谢同学们,这个“怜”字,同学们还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这里还有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陆游写的诗。那日叶绍翁看到想;陆游你写杏花,写春雨过后的杏花。我偏偏不写春雨,我写春雨过后的苍苔。所以这一句,我就要特别地重重的把我所见的我所喜爱的,浓缩到一个字上。那便是生:怜。
师:就这么一句话,我们咀嚼了推敲了这么长时间。平时,写一篇散文,三五百字。古诗仅是几个字,还要如此细致地推敲一个字。人说,引成(谐音)一个字,捻断数颈须。今天的我们回到诗里去,才能深深感受到诗歌中藏着的美丽。我们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畏。对柴扉,哪个字?
生:扣。
师:扣的意思就是
生:敲
师:想起来了,韩愈说用“敲”好。还有这么美的故事,那我们把“敲”送进去这首诗中。
生:小敲柴扉久不开。
师指着一学生:你笑什么?
生:我觉得用敲比较重,这里诗人非常爱惜柴扉,“扣”相对来说比较轻,得用扣,不能用敲。
师:这敲,做做动作。
学生做动作。
师:来扣的动作,你看这位女同学。刚才给人一个手背,现在用手心。同学们就和她一起来扣一扣。小扣就是轻轻地敲。
师:“小”字还会令人想起一个成语
生:小心翼翼。小,就是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敲。把手举起来。(师做两手扣的动作,学生一起感受)
师叫起一个女孩子:你扣了多长时间?
生:很久。
师:同学们一起帮她扣门。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你扣了多长时间?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评他的“久”,表示时间的长。师范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其实老师的心还着急,范读小扣柴扉久不开,“不开”两字读得快而短促。
师:现在你想怎么扣就怎么扣,想怎么表达心情就表达心情。扣,“扣人心弦”,扣出的那可是对园主人的
生:尊重
师:对春天的
生:喜爱
生:怜惜
师:给他掌声。他说喜爱,他说怜惜,便让我想起“扣柴扉”,体现的是对春天的怜惜。那“小扣”也体现一个字
生:怜
师:哪个字来写红杏?
生:出。红杏从墙头翻出来。
师在板书下圈一圈“出“,和哪个字相对?
生:关
师:没有关就没有
生:出
师:他会推敲,给他掌声。他由“出”想到了“关”。看看,关与出。出示陆游的诗“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师:叶绍翁和陆游都用了一个字来形容红杏的出。叶绍翁用的是出,陆游用的是遮。
在清华大学钱钟书先生在整理陆游的诗时,发现陆游的诗作很多,留传千古的也很多,然而这一句“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如叶绍翁的这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尽管叶绍翁在唐宋鉴赏中只留下三首,然而仅用一个字的不同,这两句就成了千古名句,这是为什么呢?前后讨论讨论,推敲推敲。这“遮”与“出”怎么就有如此大的不同?
片刻。
生:“出”表现关得很紧。“遮”表示不能出来,出墙来说明红杏很有生命力,很有活力。(生说得有点含糊)
师:那就是说关得我紧,我就出来,需要时间,
生接:力量。
师:遮呢?
生:遮就是简单地盖,想出来就出来,不想出来就不出来。
师:关就是整个门整个的一切都封锁了。所以红杏要出来需要力量。谢谢你。你们组的讨论我都听到了。瞧瞧这“关”,这“关”得越紧我就越想出来。如果不关的话,我可能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我也不知道被“关”的滋味,我就不知道想不想出来的感觉。所以这一关,我就想出来。所以红杏才能显出特别的
生接:美丽
师:换一个词,最有一个音相同,前面一个音读第四声。
生:魅力
师:不仅美丽,还有魅力。所以亲爱的同学,该怎么读这句?我读前半句,生接读(很有力量)
师表扬一个学生的动作。你就是那枝红杏,我要关你,你就要(出来)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再看这两句,还体现了对红杏的特别的地方。还有一个
生:“满”。
师:一个“满”看出红杏很多。既然这样,请你来发现,春色满园要想相对,和哪个字相对生:一
师:既然这满园都是许多的红杏,那我们来看看,满园的红杏就说明(春意盎然)
师:那我们来改改,一枝红杏变为三枝。板书:“一”改为“三”。
生读
师:越多越好。再改,“三”改为“十”。
再读。
师:叶绍翁写的是一枝。你笑什么?
生:这里用“一”好,越少越好!
师:还有没有别的?刚才你发现这个“满”字,你来说。
生:一枝,只有抬头才能看见,很神秘。
师:一枝引发的让你想象
生:春意盎然
师:让你想起了
生:满字
师:“一”怎么就是“满园”?我想起了一句:满园对一枝,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无穷尽,一想象怎么多就怎么多。没有这一就没有那“满”字。一就是“满”。所以,一枝红杏不止是独特的特别,一枝便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春色满园。难怪后来,因这一枝红杏被后人概括成一个成语叫:
生:春色满园。
师指着一学生,你就是那一枝红杏,你在园子内,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满园的红杏,满园的春色,满园的春天的风景
师:一枝就让你感觉到千朵万朵压枝低。那么,在园外你又看到些什么?
生: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请你比较比较园内和园外,当你冲出园子外边,里边和外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没有跳出自己,依旧把自己看作是读者,所以这时窦老师再三启发都不见她领悟有点急。最后请她坐下去了。)
师:我的这枝红杏,真让我着急。你看到园外了吗?
师:再请一枝红杏。最大枝的举手了。
师:红杏,你为什么能够出墙来?
生:因为我有梦想,我很想出到墙外面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师:你不满足于园内的生活了?
师:你们呢?你们就是关在这园子内的花啊草啊,现在请红杏出墙来,你们有什么想问问他吗?
一个学生问:红杏,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啊?
红杏与小草对话。红杏与小草的对话有点象井底之蛙的对话,红杏要小草快快长,长高了也出墙来看外面的世界。一会儿要小草钻出柴扉看。显然不合乎老师的意图。
窦老师提示:你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他,行不行?
红杏说:外面的世界很美,春光很美。
两生对了一句,就没话了。
师:激动的没话说了。
师引导:
你有想法,你想要出去,他……
我矮,可以让他传递,把心……
心灵相通就能看到外面的一切。
这也是一种出墙的快乐!
假如你是一标小草,你是小花,你可以经风而传,你也可以把你的梦想传递出去。关不住的是你的
生:心
师:亲爱的各位,你们现在就是叶绍翁。我是园主人。看看你们来我这园子,这么细心这么用心,请你们好好地告诉告诉我,把你游园的过程讲给我主人听。请你把这四句,更希望你真正地象叶绍翁一样,模仿创造陆游地那个“关”,创造性地表达吧!
师:园主人啊,讲给我听听吧!电脑出示:园主人啊,我——(四行空格)
生描述
师简评;所以我的朋友也是爱我的红杏,我就特别让他想象春色满园,这也是对我的园的怜啊。刚才我们所进行的让杏花和你们说话,这红杏和花草真的会说话吗?叶绍翁和园主人真的能对话吗?不能。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的那么多,想的那么多?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有多热烈就有多热烈,有多热闹就有多热闹。这一切都缘于一枝红杏。应了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在闹中,我们突然地发现,园还是那座园,压根儿我们都没有进去过,这一切都是我们想的。突然我们明白了,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都全凭于我们的心呐。那就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轻轻地回去,把我们所感受到的深深的留在我们的心中吧!
音乐起,配乐师生齐读。苔字特别长,“柴扉”延长。
师:一枝红杏出墙来(两遍)来——
师:再来,挂在枝头永远定格在你心头的那枝红杏,一枝红杏出墙来(第三遍读)
师: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所以我还要必要非要进园子内不可吗?还要见园主人不可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雪夜访戴不遇》,再读读《游园不值》,看看,你有怎样的发现?
生:我觉得这里的游园不值,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已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进去也没有必要了。叶绍翁也觉得自己已知道春意盎然,所以没必要进园子里了。
师:所以如你所说的异曲同工之妙,原来那么多的不遇,是因为不遇中已获得了满足,已有了巨大的收获。让我们跟着他再读读王子猷的感慨。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借……换成我们游园的感慨。
生: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园主人呢?
师: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要进园子呢?
师:回过头来,让我们再看“不值”。如果说“不值”的意思是不遇,猛然间,同学们的感慨,又让我们有了新的收获。不是不值,在不值中,还有一份不忍,舍不得,他不想打破那一枝红杏永远留给他的深深的回味,美好的感觉,所以同学们这“不值”那就是说,不遇中有(板书:遇)不遇中有遇!
老师读,不遇中
生接:有遇
师:人生啊,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太多了。就象我们所感觉到的,可是在不遇中往往会有不知中的可知,不能中的可能,不遇中依然有遇。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题。《游园不值》,游园虽不值,但不遇中有遇。不值就是值!
师:下课!今天的相遇不是不遇,我想留下一个字
生接:“值”。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