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飞向世界的对鸟作文
著名歌唱家 温州民歌演唱代表性人物 温州歌舞团团长
代表温州民歌最高成就的是《对鸟》,而把《对鸟》从民间俚曲“晋级”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民歌教材之一,把生动谐趣的乐清山歌传唱至欧美舞台,卢桂芳是首屈一指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从1979年正式开始在温州的舞台上唱响《对鸟》,一直到如今,卢桂芳在30余年的艺术历程里,一次次给予《对鸟》以“专业加工”,一次次丰富《对鸟》的“形态”,一次次赋予《对鸟》新的灵性……《对鸟》从“歌舞之乡”飞向世界,继而奠定了卢桂芳温州民歌演唱代表性人物的地位。
“杨丽萍为什么红火?为什么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杨丽萍捕捉了鲜明的云南特色。立足本土和地域特色,是卢桂芳演唱《对鸟》的内心基础。1979年的全国民族民间唱法大赛,卢桂芳以《对鸟》《叮叮当》成为温州唯一入围者。1983年全省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卢桂芳获得第四名,在全省地市级歌手中排名最前。自此,凡省里组团巡回演出,卢必定是一分子,她所演唱的就是温州特色的民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持地域特色才能长久”——这个理念逐渐在卢桂芳的心里扎根。民歌来源于生活,从“原生态”到舞台曲目,需要改编、整理、扩充,卢桂芳认为,民歌演唱要有自己的二度创作,才有创新,才有发挥。最早的民间《对鸟》曲子过小,卢桂芳于是把曲子变“大”,音域加宽,情感上加以琢磨,这一“扩充”得到专家的认可。但是一到全国赛场,仍然感觉还是太小,“你看《乌苏里船歌》《孟姜女》多么高亢大气啊”。那是1995年的中国民歌精英大赛,卢桂芳连夜修改,向姜嘉锵老师求援,找到熟悉的专家配器,这次的改进增加了中间环节,强调了情绪变化,使《对鸟》第一次呈现了活泼有趣的情节,在情感上的表达更趋于饱满,那次大赛卢桂芳获得优秀奖,《对鸟》也在央视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反复播放。一次次的完善,多年来的悉心琢磨,不同场合的吸收养分,使卢桂芳的信心也不断得到增强,并把《对鸟》衍生创作出多个版本:组合唱、无伴奏合唱、纯“原生态”演唱等,可根据不同的比赛和演出要求来“挑选”版本,“二度创作体现在演唱技法和表现力上,不变的是歌曲的民间气息和内在精髓”。卢桂芳说。1998年第五届省音舞节,卢桂芳的《对鸟》获个人演唱一等奖;而2005年的第六届省音舞节专业组比赛,温州歌舞团的无伴奏合唱《对鸟》获得创作和表演两大金奖。
2000年,“丹桂情韵”卢桂芳个人演唱会举行,这是对她个人演唱艺术的一次重要总结!10余年来,温州歌舞团数度出国演出,传递乡情,传播温州文化,足迹遍布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墨西哥、德国、芬兰,最具代表性的《对鸟》《叮叮当》是必唱的歌曲。
在灿烂的演艺事业背后,卢桂芳总把自己的命运与温州歌舞团联结。在1978年进歌舞团之前,她是个从小热爱歌唱、并天生一副好嗓音的年轻姑娘,内秀而踏踏实实,当过代课音乐老师,参加过业余表演,得到当时温州文工团(温州歌舞团前身)副团长王克治的赏识,成为第一批入团的成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温州歌舞团拥有实力强劲的演唱团队:诸葛丹妮的美声唱法、吴涤青的通俗唱法、吕循春的女中音、陈小珍的流行歌曲演唱,以及卢桂芳的民族唱法。本来,卢桂芳的目标是向李谷一学习,专心于演唱事业,不曾想时代的潮流赋予她另一项使命——1992年,卢桂芳接手演变之后的温州歌舞团,出任团长。当时她的孩子还小,团里只有一个办公室,经费少得可怜,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总共只有卢桂芳、谢益新、王剑、李灵4个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我做下去。”正在为建团30周年庆典而忙碌的卢桂芳无限感慨。为了省钱,当时的班子成员甚至都不拿全额工资。当年的艰辛在现在的卢桂芳看来是一段“光荣的历程”,“很多事情都是逼起来去干的”,卢桂芳说,而她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第一抓人才,第二走市场,第三要政策。另一方面,她还得利用自己的专业撑起歌舞团的门面,《对鸟》也因而成为歌舞团立足的民歌,2000年的“丹桂情韵”个人演唱会的另一个意图也是希望打造有影响力的精品节目,带动歌舞团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上的全面提升。到1998年,人才陆续引进,其中包括张德华、郑立青这样优秀的编导和歌手,在当年的第五届省音舞节上,温州歌舞团5个节目有3个获得一等奖,取得令人震撼的佳绩,自此走上繁荣之路,精品剧目迭出,获奖连连。2000年创办的艺术幼儿园,现在已经成为温州知名的品牌幼儿园。
明天便是温州歌舞团建团30周年的庆典,“有所作为是我的办团宗旨,30年是一个新的起点。”卢桂芳感谢指点她成长的诸多老师,感谢扶持歌舞团发展的诸多人士。庆典汇报演出的压轴戏是她的演唱《茶花颂》。人生的双肩,一边是行政,一边是艺术,她的脚步未曾停歇,她在思考温州歌舞团的下一个10年,她也在思考如何挖掘、传承温州的民歌。丹桂的情韵,历经30年而更芳香。
[一只飞向世界的对鸟作文]相关文章: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