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摇曳的端午作文

文章 2019-07-08 09:13:49 1个回答   ()人看过

当杜牧的清明雨把乡村滋润得灵动妖娆时,当洁白的柳絮雪花般漫天飞舞时,故乡那弥漫着古典诗意、摇曳着浪漫风情的端午节便翩然而至了。

这时节,布谷鸟的叫声响彻云霄,漾漾春水快活得要爬上岸来。河滩上的芦苇身材颀长,如害羞的瘦高挑小姑娘。远野的绛红,近丘的嫩绿,仿佛丹青妙手浑然天成的水墨小品。蛙声出水,湿淋淋的,如沾露的栀子花。菖蒲、香蒲、水蓼、水蒿、野艾一嘟噜一嘟噜蹿上来,苦涩的清气萦纡不散。

轻风中,残阳下,我们划着小木船,来到澛汀河边,打粽箬来了。秀珠、春芹和桂花嘻嘻哈哈的,如一群画眉鸟儿。她们伸出白净如藕段似的臂膀,嫩葱尖似的手指,把苇叶一片一片掐下,再一把把放进船上的水桶里。刚采下的苇叶,青翠欲滴,新鲜碧澄,散发出幽幽清香。采粽箬和采菱、采桑一样,颇有诗经中采薇采葛的意蕴。

“卖粽箬呦——卖粽箬呦——”声音甜甜的、细细的、嫩嫩的,如清脆的柳笛声,如竹林里的鸟鸣声。姑娘们软软的步子,水蒲般的腰肢,一副青竹扁担在圆肩上直晃悠,青碧的粽箬养在水桶里,甜脆的吆喝回荡在长街短巷,绵绵长长。

母亲可是裹粽子的巧手哩!我们喜欢蹲在旁边看着学着裹着。她先把翠绿的箬叶烫煮干净,在雪白的糯米里掺上赤豆、蚕豆、红枣、花生米或肉末儿,拌匀了待用。

母亲先把三四片箬叶铺叠在左手上,卷成漏斗状,用勺子把掺有蚕豆红豆的糯米灌到里面,紧接着麻利地将粽叶三一绕四一包,用牙齿咬住棉线或稻草,另一只手包扎,绑缚,打结,一个棱角分明、身披青衫的粽子就诞生了。

母亲会裹好几种粽子呢,有犄角对称的菱米形的,细挑女人的小脚形的,犀利峭拔的斧头形的,粗放简朴的草把形的。小粽子拎在手中,像一件精细的工艺品,玲珑别致,养人的眼。

大清早,母亲就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说是戴上长命缕会长命百岁哩,我们只是偷偷地笑。还要戴香包,香包是母亲前几天绣好的,上面还绣着一对鸳鸯的图案。香包里填的是晒干了的苦艾、菖蒲及一些草药,有一股浓浓的香味。祖母说,孩子家戴香包有清洁、辟秽的好处。

父亲把粽子盛到盘子里,端到神龛上的香炉前,燃起香烛,点上一炷香,躬身叩拜,祷告一番。母亲早已在神龛上摆了两束菖蒲和苦艾了。

我们把鸭蛋或鹅蛋挂在脖子下的网袋里。有时来斗鸭蛋,谁的蛋被斗破了就吃谁的。剥开青蛋壳,咬上一口咸咸的蛋白,顿时露出粉粉糯糯、红黄油灿的蛋黄,如深秋的夕阳。

端午节当日,家乡的澡堂子必烧百草汤。我们还要跟大人到澡堂里洗百草汤。在池水里放进苦艾、菖蒲、生姜、蛤蟆、蜈蚣等汰毒的草物,水沸后,将草物捞尽,水色浊黄,艾香扑鼻。池水灰褐色,味道苦涩,洗了能祛病免灾。

家乡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风俗,“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雄黄酒,可谓荤素搭配,海产、河产、蔬菜、水果齐全。黄鳝是父亲夜里打着手电筒,用小长锹挖的。黄瓜凉拌,佐上蒜头,淋上麻油,青嫩爽口。一家人围着桑木桌子,嚼剔着麻辣的黄鱼,抿着雄黄酒,一屋子的亲情在流淌。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一天,除了吃粽子、饮雄黄酒、戴香包、悬艾草、簪菖蒲、挂钟馗等,还要看赛龙舟哩。

赛龙舟跟撑会船差不多。会船分篙船、划船、花船、贡船、龙船等。宽敞的澛汀河里并排泊着几十条铺上木板的会船。头裹红巾、身着绿褂、手持长篙的汉子分列船舷,整装待发。

随着梆梆梆、咚咚锵的锣鼓声,“水手们”一齐下篙,一齐吆喝,船便像离弦的箭,争先恐后向前冲,河水被溅起层层波澜。我们在河边欢呼着,蹦跳着,嗓子都喊破了,一河的欢乐在流淌。岸上的人,由期待到激动,由激动到欢呼,那一张张喜盈盈的笑脸,花儿一样幸福地绽放。

划船上的妇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又英姿飒爽,手执木桨,腰肢一扭,手臂一扬,一条条小船轻捷地滑过河面。贡船上搭建着亭台楼阁,张灯结彩,古色古香。河岸上,彩旗猎猎,人头攒动,喊声震天,情绪激昂。

晚上合家欢聚,边吃边畅谈一天的见闻。我们好几天都沉浸在赛龙舟的愉悦里,心里像偷吃了蜂蜜一样,甜滋滋的。

儿时的端午节虽然渐行渐远,但是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期盼、甜蜜和欢愉,伴随着我们一生一世。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