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记忆深处散文
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有那么多的学生,丰满了羽毛,作为雄鹰,展翅高飞了;也有那么多的学生,珍存于我的记忆里。索性拣择三枚记忆中的珠贝,做成一挂精美的项链,挂在脖颈上,自我炫耀。
1983年,初为人师,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我格外重视学习好的学生。班里一个名叫张亚辉的女生,最先走进了我的视野。她作文写的很好,批改作文时,我也就格外认真,为她写的作文批语,有时都会超过作文篇幅。不仅如此,我还会把她的作文,当做范文饱含感情地推荐给学生。
这样一来,她似乎对我空前好感,格外亲近和依赖于我。在家已搬到乡所在地后,居然放弃乡所在地位于家附近的中心小学读书,仍坚持起早贪晚走远路在我的班级就读。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平时对她也更好,她也真争气。
记得一次,中心校组织的现场作文大赛中,她的作文《阿黄》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当时中心校教导主任王宝祥,亲临学校送来奖状和证书时,对学生张亚辉的现场作文都赞不绝口。作为学生的老师,我当然倍感欣慰和自豪。
1987年,调到文化乡中学教语文,对我,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热情积极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1990年,被马祥坤校长看中,执意调我到老虎岗中学教语文。
当时,文化中学王宝祥校长不放,中心校汪云平校长以不给开调转证明挽留,中心校主抓业务的于洪文老师也劝我“不放是好事别硬走”,我犹豫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的学生,也是语文科代表,很有想法的张丽娟送给我一个精美的日记本。
正值教师节前后,以为是她在教师节赠给我的礼物,我欣然接受了。可回到办公室,我郑重地打开,见她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张老师,知道您要调走另有高就的消息,满心为您高兴,虽有万分不舍。临别,送您一句:一个人不要刻意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让一切都顺其自然,也许结局会更好些。
好一个“顺其自然”!
人生有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看淡,是非便无所谓;放下,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拿得起放得下,人生得失很正常;站得高望得远,是非恩怨不挂怀;想得开,看得透,生活困惑自然开。一个人生命中的得与失,总是守衡的,我们失去了眼前,总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来。
学生张丽娟的赠言,让我豁然开朗,也给了启发。我家住老虎岗,人家主动要我,我就应该顺其这个自然,我不是做梦都想结束异地工作吗?
到老虎岗中学工作,我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班级管理上。只在一两年,我就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总结出了《班级日常工作的科学管理》和《班主任工作艺术》两篇高质量的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
我的班级,在向着民主管理的自动化方向不断发展迈进。
记得,接手新一届初一学生到校第一天放学时,我安排长利村的学生值日。我刚转身走出班级,猛回头见只有一个矮胖的小男生,非但不扫地,反而倒剪着手,白唬。我一时急了,上前一脚把他踹倒在地。他回头一看是我,挺横:“你踹我干啥?我大爷可是校长!”我哭笑不得,原来他是马祥坤校长的侄子,名叫马忠辉。
我更不惯着他了,我薅着他的脖领子,呵斥他立即随我上马校长办公室。他见我不听他那套,也就蔫吧了。
后来我见他爱表现自己,在一次课前语言训练时,我让他到讲台前临时演讲。
只见他从容地走上前,作一本正经之状,讲道:山上有个洞,洞里有个狼。这两句之后,他停顿下来没音了。我和学生们都以为他紧张得忘了下文了呢。不想,他突然高声一句结尾:我的故事就这么长。
当时,我们都笑喷了。他给同学们和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见他是个鬼精灵,也不乏纯真,我便暗地里安排他做我安插在班级里的“眼线”。想到我做班主任时的好助手,我第一个想到了这个大活宝——马忠辉。
教过了一批又一批心清如水的学生,他们如今都奔赴了祖国的四面八方,正在贡献着各自的聪明才智。
于我而言,也是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让我有了如此温暖的回忆。也因为此,我的人生之景才如此五彩缤纷、摇曳多姿。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