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绝世武功走过灌阳十景诗歌
青城描不尽,客赏意何穷。
翠竹窝栖凤,寒潭卧伏龙。
离堆岚锁峽,洞口石生风。
晚渡江沙白,灵岩灯火红。
竹林飞夜雨,圣塔响晨钟。
老人村尚在,不见白头翁。
——清初灌县县令马玑作《灌阳十景》
世遗青城
青城住在书中,章回一百二十卷
善使暗器,深谙奇门遁术
最难以置信的是,千年修行的蛇仙
通体雪白,会水漫金山
天师洞飞溅的道家音乐
曾穿越过三十六峰,一百单八个景点
最后被一个善使狼毫的县令
轻易写进“灌阳十景”
三百年已经过去,那些隐于民间的侠客
穿梭在时间的缝隙
一手握笔,一手舞剑
把个青城连同道教,一路杀出国门去
翠竹栖凤
出玉垒关,那是李冰父子的地盘
有洼地,有峭壁,一簇簇翠竹连天
俊俏的美人儿随了哒哒的马蹄
翻过玉女峰
凤栖窝的过往,被石马驮回
随一根根铁柱埋进堰底
深深浅浅的水流,记下旱涝与收成
不栽梧桐,依旧留得凤凰住
两千年了,来去的侠士
虏不走凤凰的心,她们在线装书里
守着大片的田畴和翠竹
耕种四季
寒潭伏龙
二郎善使法术,王婆幻化的铁链
有着降妖捉魔的本领
不信,你看那可劲折腾的孽龙
早已被寒潭所镇
离堆两山相夹,涛流湍急
江湖敞胸露怀地辽阔,而后一马平川
众多的善男信女,掷下铁索
跪拜在伏龙观
烧香合十,顶礼膜拜
而寒潭深处,昔日兴风作浪的孽畜
被深锁,在水雾弥漫里
不得翻身
离堆锁峽
怀古亭上,宝瓶盛水
侠士一剑在握,迎面劈开虎头咽喉
口念咒语,将一堰江水
喷出宝瓶口
一泻千里啊,那些翻滚的浪花
迎面,穿过四射的艳阳
被象鼻深深吸入,而后,仰天一甩
成鱼米之都
数千年早已过去,内江风调雨顺
离堆恰如一道扼住命脉的锁
在玉垒山脚
镇守一江流水,一洼泽国
洞石生风
黑风早已隐退,藏于灵岩山中
卸下浓妆的女子
守候在山洞前,只等爱的男人骑马而来
绝不打家劫舍
风洞出口,一端连着二王
一端,连着百姓
不入其间,绝不会知晓其中的奥秘
以及雾起雨落
人世虽说薄凉,可守着天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那些种于山石间的佛缘善根
在洞石间虎虎生风
白沙晚渡
出灌阳向西,夕阳西下
赶马的侠士煮一壶上好的普洱茶
用它喂养孩儿
犒劳,远行的舟车劳顿
岷江缓缓流淌,古老的渡口人来人往
马帮趟过满地白沙
“平畴入野望桑麻,生涯在水涯”
董湘琴走在西斜的古道
他把英雄贴带到了舟船上,大笔一挥
满江小调,隔江犹唱后庭花
大侠们收起刀剑,马放赵公山
从此,晚霞罩彼岸
灵岩灯火
置金盆于七星岩下,洗手
只要岷江就这么清澈下去,只要
上游下游的孽龙不再腥风血雨
只要那些骨子里发黑的人,不再骚扰百姓
我将乐得手持念珠,日日烧香拜佛
甚至,用满山的磷火,或者荧火
点燃起万盏圣灯,祈祷
太平盛世,侠士们个个安居乐业
当佛主的功德一一显现
千佛塔便在时光轮回中盘坐莲花
而每一座结枷跌坐佛,都是一盏不灭的灯火
在灵岩,照亮不眠的夜空
竹林夜雨
竹林隐于民间,那些布衣僧人
施舍起斋饭,闻得见满钵青翠芳香
慈恩如织,点点滴滴
润物且无声
侠士从江湖归来,确认他的爱情
已然失落,归隐的女子
遍种的青竹,节节
每晚必至的夜雨,有难以抑制的悲悯和怜惜
敲钟的老和尚走了,撞鼓的小和尚来了
善男信女的香烛还在竹林寺里
蔓延,直到昔日的刀剑
被夜雨,蚀成绿色
圣塔晨钟
早起的钟声,回旋在大佛寺上空
丛林幽深,弥勒佛的笑
拯救不了泥胎金身,禁庙兴学的民国之举
让圣塔从此渺无踪影
侠士放下的刀剑,还在毗河之畔鸣响
二十四军只是江湖一偶
戚家男儿烙下的戒疤,随日日清晨的钟声
闪亮,醒来
终是回不去了,回不去的
还有昔日扎红绸的女子,她们早已生儿育女
守候在圣塔矗立过的基地上
鞭响,黎明
长寿青城
从仁兴场离开的时候
他把太祖父亲授的剑谱藏于怀中
驰骋江湖,行侠仗义
将青城人的大爱,从一本书写到另一本书里
直到黑发变白发,阅尽三千女子
遍种血脉,每一位都有
彭祖的福源,直到时光停顿,回到青城山中
与昔日的青梅含饴弄孙
世间风云早已消退
山中一日,世上百年
他守护的绝世秘诀,还在白发里日夜修炼
只练得儿孙们,寿比南山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