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秋作文

文章 2019-07-08 01:05:06 1个回答   ()人看过

大地的八月,秋高气爽。在艳阳高照下,瓦蓝瓦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棉花团似的云朵像绣在蓝色绒毯上的大花。以下小编为大家分享了记忆中秋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记忆中秋作文1

经历了纯净的冬季,明亮的春季,火热的夏季之后,我的脚步又踏入了秋的领域。

清晨,秋的使者就静静的降临到人间,在乳白色浓雾的包围下,挥洒起手中的彩笔……当旭日东升,云轻雾散之晨,朝阳惊奇的发现,天地间赫然是一片辉煌的金黄!

习习的秋风过后,我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转眼一看,在满目堆青叠翠之中,点缀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花,它们是那么的大方而又素雅。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在空中集合,仿佛是有庄重的仪式要举行,它们大声呼喊,把那柔情似水的月亮姐姐从深灰色的云彩中叫了出来。

月亮姐姐揉了揉睡眼蒙松的双眼,便睁开眼睛跟我们打招呼。

俗话说‘十五大月亮十六圆,’但是在我的眼中,今天的月亮格外圆。

祈祷

姥姥拿着一些点燃的香,神神叨叨的说了一会儿,就把香插在一个像碗一样的东西中。一会儿,屋中就满了烟,我在里面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我仿佛看到了嫦娥为了躲避他人的追捕,吃了后弈给她的长生不老药丸,就升到了月亮上,每到中秋节得时后,自己一人躲在月亮上哭。

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这无非是中秋节的一件大事。小孩们在屋里看电视。玩游戏。则大人们那可就辛苦了:包饺子。炒菜······有时候我们还去捣乱,抓一把面来当天女散花来玩,还有时候那一片饺子皮,把里面放些馅子,包成一头大蒜的样子,还有时候包成大饼。真可算是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赏月

这可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环节,虽说是赏月,但是与谈心差不多,在明亮的月光下,小孩们在谈的无非就是新学校。新老师。新趣事,还有在新的环境中发生的奇怪的事情。

大人们在谈家中的琐事,小时候发生的趣事,我们高兴的不的了。还有些城里来的亲戚,他们总是在玩手机。

在这么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大家的心情又会坏到哪里去呢?

所以今天的月亮格外的圆。

记忆中秋作文2

八月十五,又迎来了中秋节,在这个灯红酒绿的闹市里,我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不禁想到了小时候在乡间度过的中秋节。

那时的中秋节,有很多习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做烙馍。

做烙馍的工序十分复杂——先杀鸡,将鸡朘上的一层薄膜去掉,晒干,碾碎,掺在面粉里,里面再添进芝麻、茴香等配料,做成很薄的大饼,放在一种像锣一样,下面有四条腿儿支撑着的锅上,在下面烧火,这样烤出来的烙馍很脆,味道更是让我回味无穷。

那时赏月,都是大人的事,而我们小孩子则是聚在一起,找几个类似网状的东西,口语叫它“悠悠”,系在两棵树之间,交替着玩。我曾记得我坐在上面玩时,不知谁狠狠推了一把,我被摇了下来,头朝下,摔的可不轻,我睡在地上半晌没缓过来劲儿。

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想向远方眺望,却被高楼挡住了视线。

现在的中秋,似乎只剩下吃月饼了。有些人也愿意去赏月,消磨一下时间,但到这时才发现,月亮已经看不到了。

这是我过的最无聊的一个中秋——上午我呆在家里写作业,午觉一直睡到了四点多。我想出门溜达一下,到了街上,除了“中秋大减价”、“中秋节全场七折”之类的标语,我体验不到中秋的任何气氛。

难道从前的中秋节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吗?难道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吗?

我也有些怀恋那些快乐的时光,但似乎也有点儿麻木了——清明、重阳、端午……这其中民族文化的瑰宝都“退化”得只剩下“皮毛”了。

我不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消失,所以,请关注这些被我们遗忘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再过一次“一样”的中秋。

记忆中秋作文3

又到中秋佳节,每到这个时候我忆起的并不是团聚赏月的场景,而是童年难以忘却的趣事。

那是在还不知道何谓“中秋”的年龄,每当村子里家前屋后立着刚收割上来的稻草捆儿,一个个圆锥形张开如兵马俑的阵势,就知道农历的八月半快到了,又有糖茶喝了。每到这天晚上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置一张小方桌,摆上月饼,奶奶或妈妈做的涨饼(特制的有面盆大的也叫月光饼),水煮的刚从田间挖上来的花生和山芋,一碗茶水(或白开水或煮山芋的甜汤或红糖茶),点上一支香,条件好些的人家再摆上时鲜的水果,敬谢月神又是一年好收成。农家还流传着这个晚上尿床的孩子偷喝敬神的茶水就不再尿床了的习俗。于是我们几个同龄的小伙伴边偷喝茶水边干窃食月饼之事。记忆中那时的月饼简单,就是现在感觉甜得要命的苏式月饼,远没有现在的月饼制作得精致、美味和营养,可是直到现在还是觉得儿时的那月饼好吃,嗣后再也没有尝到过如此美味的月饼了。

傍晚时分,几个小伙伴约在一起商量好晚上的行动方案。天黑了月饼上案时,也正是我们登台表演之时。五人以二三分村东与村西两片作战,事后共享收成。我们行动的对象一般都是选择较富些的人家,不光茶好喝、饼好吃,也许还有更爽口的苹果或酥梨。记得那时农村正值土地承包到户之初,还谈不上富裕,所以每家都将好吃的敬恭在门外,家中小孩还等着礼毕后品尝这节日才有的美餐。家家也都防着盗茶者窃食。其实我们早有计谋,让跑得快的“带头大哥”在前面窃取,跑得慢的伙伴在后面接应,一旦暴露“带头大哥”拔腿就遛,接应的因为逃跑的速度慢,所以不能立即撤退,只能退到旁边的稻草“兵马俑”里,轻轻抓起一个“兵马俑”把自己藏进去,从稻草的缝隙中目送主人追着“带头大哥”渐渐消失在黑夜中……可能由于兴奋程度不同,所以根本追不上“带头大哥”。躲在稻草捆儿里的正目睹这一切偷着乐呢。有时也会因抑制不住这快乐的情绪笑出声来,被正捕捉无果气冲冲回程的主人逮个正着,没收战果。

记得有一年中秋月圆之夜正逢“天狗食月”,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天狗食月”是不祥之兆,要敲锣打鼓驱走天狗。于是我们跟往年一样还是分成两组,不同的是一组负责敲击面盆,另一组负责干“正事”。特别是月亮被全吞之时,敲盆的嚷到高潮,村上人以为我们今年的兴趣全在驱赶天狗,那知道一片漆黑之下我们正干着那事儿。待天狗吐出月亮时,正是我们在多么美妙的月光下分享美餐的时刻。

在苏中秋还有“摸秋”之说,是日晚年轻小伙偷碗、鱼网等物,送给求子人家。小孩玩的也还有好多,如用砖头瓦砾垒宝塔敬月光,用芦竹花管制作各种玩艺儿,以菱角斗(制作)牛头,以扁豆荚斗马、芋头子斗猴子、癞葡萄斗金鱼、豇豆荚斗蜻蜓等,斗巧取乐。

只是这些趣事儿在我们的孩子这一代身上已经消失了。从幼儿园起他们就已经被各类“兴趣”(父母的兴趣)培训班和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从“珠心算”起一“算”就是二十年,然后步入社会。象这样的童趣当然没有生存空间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