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哲理故事

文章 2019-07-07 23:55:12 1个回答   ()人看过

人们往往总是把好的方面往自己身上揽,把坏的因素往其他人身上推。因此,人们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有时,人们总会在还没有尝试前已经自我暗示“我不行”,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有一天,几位动物学家在一起探讨一个问题:动物飞行的原理。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争议,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

正当这些动物学家宣布完这一结果时,一群大黄蜂招摇飞过。动物学家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一阵尴尬。

为了探究黄蜂飞行的原理,动物学家抓了一只大黄蜂做成标本带了回去。他们向一位物理学家请教原因。物理学家对这只大黄蜂研究了半天,看着大黄蜂那肥胖、粗笨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他困惑地摇了摇头,说:“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不可能飞行的大黄蜂飞行呢?动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了一上午仍旧没有得出答案,他们相约一起出去吃饭。在席间,他们又谈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服务生对各位科学家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这是什么答案?科学家听了服务生的话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地讲起了生物学和流体力学的原理。长篇大论完后,服务生惊讶地说道:“幸亏大黄蜂和我一样,不懂什么流体力学和生物学,否则它可能从此再也不想,也不敢飞起来了。”

在人的一生中,经验、学识、专业都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与工具,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但是它们往往也让人自我设限,扼杀了人们思考的潜能,阻碍了人们的前进和提升。很多时候,许多事情并不是不可能做到,而是在还没有尝试之前,我们就已经选择了放弃。因为我们的思想总是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所以我们不敢创新、突破。《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无疑是要求我们不要自我限制,不要被经验主义所束缚,要勇敢地去尝试。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