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村的散文
我所在的项目位于雷州半岛湛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小村名为调顺村。
从村名可看出,这应该算得上是个久远的小村庄了。自古以来,海边的人以打渔为生,大自然的无常能轻易危及出海人的生命、影响一家人的命运,使他们自然生出最急切而朴素的愿望——风调雨顺。走在村里,能时时感受到这朴素愿望的影子。
村中水泥铺成的小巷阡陌纵横,把各家分割为豆腐块。人流少的原因,各小巷窄而洁净,戴望舒的《雨巷》写的大约也就是这样的小巷子吧。各条小巷均有巷名,十字巷口处树立着蓝底白字指示牌。小巷的命名简单而有效,一律为方位、中心字、数字三部分组成,中心字总选取一个祥和如意的字,如“和”、“安”、“合”、“平”、“镇”等诸如此类。
走在小巷中,时时能遇见几座老旧古朴的建筑,那是村民的祠堂。祠堂均呈四合院样式,进门屋檐下撑起三五根水泥柱子,门两侧镌刻着久经风雨不变样的对联。有“黄氏祖祠”刻着“莆田世泽长,江夏源流远”的,显示这是一个来自福建莆田的迁居家族的祠堂;有“长孙祖祠”刻着“居秀衡山积业长,派分大水源流远”的,写的是一个在移居衡山创业有成的家族某一分支。这些祠堂的房屋虽古旧但还棱角分明、干净清爽,祠堂的大门白日敞开、夜间微闭,随时欢迎归乡的游子或附近的村民进去参祭瞻仰。
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总千篇一律耸立着一株或大或小垂着长须的榕树,仿佛大门两侧的门神画,大概起一个守护神的作用吧,不过这是一副立体鲜活的形象罢了。榕树下间或摆着石凳石桌,偶有几个老人在石凳上闲话或放着收音机听本地的雷州戏。
绕村有两条稍微宽阔的主村道串联起各小巷岔道。路边成排高耸着铅直的椰子树,树干光滑、呈无限拉长的橄榄球状;椰子树间套种着小叶榄仁,主干浑圆挺直,树冠自然散开成伞状。少了些闹市区的约束,本来不宽阔的主道侧旁随处可见砖瓦石砂堆,村民自由出行其间,却不觉得促狭。随性却不随心所欲,到了夜间,各小堆旁便插着一根闪烁的警示灯提醒路人安全。村道两旁的砖墙上,时时可见贴着的四方大红纸,用毛笔写着:
调顺祖庙二〇一五年四至九月收付数公布以下
接黄xx交来余额244297.26元
本期收入244297.00元
本期付出84380.00元
本期余额311122.26元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民的敬天奉祖的心并没变,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村民集体募捐,多者出资数十万元、少者数百元,在原祖庙处开辟场地新建起一座广场,在广场划一道中轴线,中轴线两端相望而立建起两座高楼——“调顺祖庙”和“万福楼”,中轴线正中由红白两色大理石相间拼成一朵硕大的紫荆花。
祖庙门前的广场上两侧树立两个雕有龙凤的华表,正面一字排开三只铜香炉,稍退后石阶两侧矗立两只大石狮子。
祖庙高大气派,石木结构,斗拱梁柱构架、重檐歇山顶,采用正门、仪门、礼亭和正殿为序的三进五开间布局。祖庙正面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八仙过海”“太公封神”和“蟠桃会”“金台点将”的浮雕石画。大门两侧挂着鎏金对联,有神恩浩荡、圣德巍峨之语。大红门上嵌着秦琼和尉迟恭的彩色门神浮雕。正殿内供奉着村民信奉的康皇大帝、天后圣母及海口大王。
已是晚上10点了,刚至庙门口,迎面款款走来一拎着白色小包的年轻女子,灰衣白短裙,时尚却不失优雅庄重,从这肃穆庄严的庙堂里走出来并不显得一丝突兀,倒显得神圣可亲。她可能是专门来祭拜先祖但更像是日常的走动。再进去,五六个五至八岁的小孩子正在殿堂里穿梭追逐,还有两个正在殿前的跪枕上磕头作揖,那神情活似三岁小儿在大年初一正跟自己的爷爷磕头要压岁钱。那一磕一作间,似乎就与上面危坐的先祖进行了一次时隔几百年的蕃衍亲情对接。下至小孩子,来祖庙里走动已在当地村民生活里固化成一个习惯了吧。
夜晚下的广场总是最热闹的时候。有广场自然少不了广场舞,村里人的广场舞,俨然成为一种正式的活动,从所穿的衣服可以看出,每天各不同,有绿衣黑裙、灰衣红裙、黄衣白裙等等。参与的人也有点与众不同,跳的人以年轻的姑娘媳妇居多甚至有年轻的小伙子,旁边看的人以上年纪的老人居多。近几日,广场上的雷剧演出成了主角,跳舞的人只能暂避锋芒另寻他处了。
为了庆祝刚落成的祖庙,村里专门请了当地雷剧戏班在祖庙正对面的万福楼唱一个月的戏。万福楼的底层就是一个专用的舞台,舞台开阔、进深大,悬挂七层幕布,戏台上的八根石柱上均贴着“开台大喜”的红纸。戏台两侧专门搭起脚手架平台各放置两个大音响,震天的扩音声,即使不出门也能听戏。近戏台下的露天广场上,摆着七纵六横的长椅,坐满了人。无座的人,或站或半坐半倚在摩托车上,或干脆从家里搬来凳子坐着。看戏的人不拘一隅,男女老少妇幼皆有。每天的戏自晚上七点半,随着鞭炮声的鸣响准时开场,期间不停,直至晚上十一点半随着鞭炮的鸣响而终场,偶尔有到凌晨十二点半终场的时候。虽然晚,因为少了大城市的噪音管制,广场上的戏可以随性而为,村里的人却乐得这份享受。第二日,照常早起,各做各事。
入夜,是村里人忙碌一整天后犒劳自己的时候,村外的大街道上关闭一整白天的小馆子和排挡店粉墨登场了,白切狗、白切鸡、各种海鲜烧烤摆满了各店门口。听着广场传来的戏曲声,呷着啤酒,吆五喝六,一桌一世界。
生活在这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小村子里,调顺村的人似乎从来没有愁,只有对生活的享受。这大概也是这个小渔村几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