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这些不和谐的画面作文

文章 2019-07-07 03:28:22 1个回答   ()人看过

这个金秋十月黄金假日最后一天,空中还弥漫着节日的气息。由于阴雨连绵,我躲在家里度过了一个懒散的假期。就要正常上班了,家中物资匮乏急需补充,不得不从电脑旁极不情愿起身,到超市去采购。途中,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

在和平西路水源路商场斜对面,直挺挺地躺着一个人,大概50来岁的样子,上身穿一件破旧的土黄色的棉衣,敞着胸,露出瘦骨嶙峋的躯体,下身穿一条深蓝色的棉裤,头向后仰着,右手向上微微举着,像在乞求人们的施舍,又像像在诉说什么,但是他一动不动——他死了!旁边停着一辆警车,四、五位警察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记录着什么。我实在不忍再看,加快了步伐离去。

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不知道他有没有亲人,不知道他为什么流落街头,不知道他因何而死,不知道他在死之前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疾病?饥饿?寒冷?意外事件?总之他死了,躺在冰冷的地面上,一个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繁华的都市,北京的南大门,河北省的省会街头,出现这样一幕,实在令人震惊!

还见过这样一位老人,在今年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坐在和平西路与中华大街交叉口的西北角多日,乱糟糟的一头白发胡乱地贴在头上,胡子脏兮兮地纠结着垂到了胸前,石家庄的盛夏以“火炉”著称,他竟然还穿着黑色粗布衣服,看着就使人喘不过气来。身旁一个破塑料袋里装满了矿泉水瓶,散放着些吃了一半的包子等食物,也许是哪位好心人放在那里的。每天上下班从那里经过,心里总是说不出的感觉。一次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去散步,闷热的天气使我们大汗淋漓,一会就口干舌燥了,看到那位老人还在那里无力地垂着头,了无生气。爱人转身进了街旁的便利店,很快提出来5瓶纯净水和2袋面包,递给儿子面包和2瓶水,说:“去,给那爷爷送去。”儿子懂事地轻轻走过去,把东西放在老人旁边。似乎已经睡着的老人抬起头来,双手合一连连点头称谢。其实,我们为他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只是解决了他的一顿餐,却得到他感恩般的礼遇。

时间又回到2年前,我还在西二环住的时候,每天必经过三鹿集团附近的地道桥,不知什么时候,一个30来岁的男子开始把桥洞当成了自己的家,从春到夏,又从夏到了秋。看样子其身体健康,甚至还曾见他捡了报纸在看,真不知道他为什么以桥洞为家,靠什么生活。随着他的头发越来越长,家当(纸箱子、旧塑料盆、破棉被)越来越多,严冬到了。再见他时就总是看见他蜷缩在破棉絮里一动不动,四周用箱子围了一个空间,但怎能抵挡凛冽的北风!晚上,我在供了暖气的温暖如春的家里,常常想起他。家里有床多余的旧棉被,总想哪天给他送过去,铺在地上盖在身上帮他抵御一点严寒,可由于每天上班匆忙,或因棉被太大不便携带,还或有点不好意思,终于没有送出去。年轻人的生命力的确是强,就这样他在桥下度过了漫长的冬天,第二年的春天的某一天,他悄悄离开了那里,桥壁上留下了长期生活的痕迹。每当我看见那床旧棉被,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罗列这些事情,并非想标榜我自己的善良,作为个人能力有限,实在是无力给他们太多帮助。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流浪者的出现,是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出现的画面。当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越来越强,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挣扎在贫困的边缘,连生存都成困难!且看每年高考过后报道多少贫困山区的孩子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又有多少人生病因医治不起而放弃治疗,更有失去劳动能力生活无着者离开家乡来到城市靠乞讨为生。社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各界的捐助也只能使一部分人受益。于是,那些乞讨者,忍受着城里人的白眼,忍受严寒酷暑,天做被地为床,四海为家,不知所终。诚然,这些人中确实有好吃懒做之流,有些“高手”甚至靠乞讨致富。但是,有相当的人是因为生存不下去才走此道路的,他们没有了自尊屈辱地生存着,生活没有保障,卫生没有保障,医疗没有保障,安全没有保障,有的人就像那个人一样死掉了。

我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是采取了措施的,各地的救助站就是帮助这样的人的机构。但是,据我所知,救助站只是暂时的救助,被救助对象往往是被暂时收容后得到一张火车票遣返原籍,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救助人的实际问题,所以很多人拒绝救助。

在繁华的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出现这样让人震惊的事情,实在是不和谐的画面。衷心祝愿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这样的画面从中国大地上逐渐减少直至彻底消失!

[难忘这些不和谐的画面作文]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