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剧变赞地电散文

文章 2019-07-06 23:37:47 1个回答   ()人看过

关中的初秋,万亩绿野随风摆动,雨后初霁的后稷大地,色彩斑斓,美丽如画。

周末的上午,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武功县小村镇薛祥村。

薛祥村是一个仅有三四百户、一千余人的小村庄。远远望去,大田里的玉米成排成行,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生机勃勃。一排排农房村舍错落有致,户户都是瓷砖红瓦的楼房、铝合金的门窗、美观大方的新式大门,无不显露出一种浓浓的现代气息。道路旁一根根动力电杆整齐划一,一条条电力银线纵横交错,两台崭新的变压器竖立在村子一南一北,5台抗旱变压器分布在大田的角角落落,村民房檐下檐墙上都挂着一块块崭新的智能电表箱,格外引人注目。

时间已近正午,一进村,再也看不到了往昔满街飘动的袅袅炊烟,再也听不到了家家户户“扑踏、扑踏”的风箱声,侧耳听到的却是电磁炉上锅碗瓢勺的交响曲,迎面闻到的却是美味佳肴的扑鼻香味。刚到家门口,热心的嫂子就立马抬出了小饭桌摆上饭菜,闻讯而来的乡亲们纷纷端着饭碗欢聚一堂,乡亲们说说笑笑的,海阔天空摆起了“龙门阵”,话题自然而然地从“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说了开来。谈到家乡这几年电力供应发生的巨大变化,乡亲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通电以后,薛祥村的电力线路逐渐老化了,配变设备日渐落后了。曾几何时,由于主变容量不足,电网供电卡口,短板明显。后来,村里家家都接上了自来水,农村消费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对电力供应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今的农村人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影碟机的“新六件”,再到现在的抽油烟机、热水器、空调、电脑等消费品,哪一样都离不开电能。随着大功率电器进入农家后,村里用电负荷急剧增加,用电高峰时电压不稳,地里抗旱机井不能正常启动的情况时常发生,经常跳闸家里电灯不亮,空调、电磁炉没法使用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2013年以来,武功县供电分公司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在此期间,对薛祥村供电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北村的配电变压器由50kVA增容到100kVA,南村的配电变压器由100kVA增容到200kVA,改造低压线路、下户线7000多米,2017年3月又更换安装智能卡表329块。农网改造后,实现了高压进村、低压规范,村里平均供电半径缩短到150多米,提高了供电能力和安全用电水平,全面解决了村民的用电难问题。与此同时,也对抗旱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将机井表计更换为智能电表,并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和补偿器,彻底解决了排灌供电设施老化、设备长期过载运行、排灌高峰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

随着供电环境的不断升级,村民的幸福指数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提起这几年农网改造带给农民的福祉时,大家感触多多,快言快语的三叔说:“这几年来,咱农村可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农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坦了。你看现在家家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户户都有空调电扇,年轻人手里都拿的是移动电话,这不就是以前说的共产主义么?现在,做饭用的电磁炉,出门骑的是电动车,那样能离开电?这可真得感谢党的富民好政策,也得感谢电力局的师傅们!”

接过三叔的话头,家门中的二弟喜笑颜开,动情地说:“以前电压低,用电高峰时经常跳闸,空调、电磁炉根本没法使用,现在线路改造了,电压稳定了供电足了,空调、冰箱、电磁炉一起开也没问题。咱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了!”

村里的能行婆姨李大嫂一语中的:“今年的夏天这么热,就像个大火炉,大家一天到晚都在开空调、开风扇,一次都没跳闸。搁到以前那还不把人热死啦!说起来,还真是多亏了电网升级改造啊!”

提起农网升级改造,大家的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机井管理员高兴地说:“机井线路设施改造后,现在都更换了大功率的抽水水泵,电力充足电压稳定,灌溉成本有了显著的降低,给咱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说到这里,他还板着指头,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现在浇地一是省时间,原来浇一亩地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只要二十分钟就够了;二是省费用,现在电压稳定了、抽水量足了,以前浇一亩地需要五六元钱的电费,现在只要两元钱就够了。今年天旱,咱们村共有一千多亩土地,已经浇了六茬水,算一算,节约了多少钱啊!”

提起农网升级后的变化,乡亲们一个个兴高采烈,赞不绝口,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儿……

望着乡亲们们满脸灿烂的笑容,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作为陕西地电警务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为地电人取得的骄人业绩而骄傲!我为地电人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五年,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站在新高度的一个新的起点!我相信陕西地电人将会继续砥砺奋进,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