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作文:《云南看云》读后感
篇一
沈先生的《云南看云》作于1940年的昆明,时值8年抗战,社会动荡,人们在战乱中讨生活。“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的人事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一事,拨动了他敏感的神经,成就了这一百年名篇。
而今,远非是沈先生所处的时代,人们早已脱离了战火和贫穷,社会安定,生活富足。定下心来,再读《云南看云》,感慨良多。说实话当初买这些大师级散文家集子的时候,就曾想过这些老古董样的文字,到底对现在的人们还有多大的可读性。那些周一早上赶着上班的,长龙样被困在四环路上焦急的私家车主们,那充满煎饼味的地铁车厢里,被挤成相片似的小青年,那午夜还在肯德基打工的大学生以及花天酒地应酬中的明星和官员们,有谁,还能抽出一点点心思,腾出一点点时间,静静地坐下来去读它们?市场经济下,工人、农民、官员、作家、教授、学生……人们奔波的脚步,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金钱,这和沈先生文中描写的形形色色只追求“法币”的人事状态又有何不同?随便翻阅一下某网站的博客,自称为作家的比比皆是,而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如沈先生这样的大家又能有几人?赵本山的小品,教会了人们一个词——“忽悠”,人们在各种各样的忽悠中,追求和享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快餐,其结果是活得越来越单薄,越来越没涵养!其实说了半天,自己也是一样。二十多年前,自己和先生,能以极高的热情,坐夜车去几十里以外的北京人艺,聆听苏民老师的一场讲座;能去书店转上一天,只为寻找一本戴望舒的诗集。而今,你让我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一场话剧,读一篇散文或小说,仿佛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连这篇赏析的小文,也是抄近路而拟就。
某个傍晚,在公交车上遇到俩猴孩子,问她们去哪里,俩说是去国家大剧院看话剧。眼前一亮!要知道从通州校区到国家大剧院,远比当年我去北京人艺的路要长,何况俩猴孩子当晚还要赶回通州。莫名的欣喜!我想,就是云南看云的沈先生如果能知道,也会欣喜的吧。
篇二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国最美的散文》的书,里面有许多作家写的散文。其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写的《云南看云》了。
这篇散文里,作者善于写景,在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词手法,把云南的云写的变化多端,把云美丽迷人,出神入化地描写了出来。
首先,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各地云的不同,如“河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做窝窝头”。云南的云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有时黑得如一片漆”。这些语言很生动,真实地写出了各地云的不同特点,给我展示了特点各异的风景画。
其次,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云南云的“黑而秀”、“变化得出奇”、“色调出奇单纯”的特点。
最后,作者又在词语的运用上显出其语言的生动性,如“活泼”、“素朴而情切”、“粗中有细”等词语,巧妙地付与云以人的性格。拟人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不仅如此,此文由对卢锡麟的摄影的感观开始着笔,写出了各地云的地方性,突出了云南的云变化多端的特点,并且与各地风土人情和人们不同性格联系上。这样,就紧扣题目中的“看”字,自然而然地由写“云”过渡到写人上,他的感想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作者通过对云南美丽的云的欣赏,发出了对当时国难当头却只重眼前利益,在自我麻痹中苟延残喘的众生的一种强烈的呼唤和无奈的悲叹。
这篇散文给云南的云赋予了象征意义。文章中这种富含深意的语言比比皆是,如“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它启示我们要有崇高的情感,去追求美丽而伟大的目标,不要甘心堕落,在国家危难时,更要挺直腰板,抗战到底。”
以前我没有读过散文,感觉很难读懂文章中的意境。但是,经过编者对散文的注解,我有点理解了,以后,还要多读读这些散文。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