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远桃花潭的作文
诗仙李白留下了千古名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盛开,装点河水岸边,水映桃花娇羞的容颜,曼丽的身姿,加上葱郁的山林,翱翔的鸟儿,便成了李白流连其间的桃花潭。
踏入桃花潭,古色古香的气息弥漫四处,久久不能忘怀的韵味清爽了心灵。古老的长廊,环立在山脚下,走在其间,真好像到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久远的气息。青山环绕,绿色闪烁,给人一种走进自然的愉快。在光滑石板铺成的路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旁边还有些树木点缀。远看,天然的美景呈现眼前,触手可及的绿色,就在心间。近看,翠绿的枝叶打扮的池塘,有着纯天然的朴素。一座小山,就是这么一座小山,却印上了无数人停留的脚步,存留了许多人的赞叹。走在石阶上,树木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微风送来无边的清爽,它们在热情地迎接远客。我带着舒畅的好心情,饱览桃花潭的美景,追寻李白的仙踪。幽静的山林中,只有那清脆的流水声独唱,时不时还会有鸟儿的歌声伴奏,幻想的音符在山间徘徊,在游人耳畔萦绕,在悠远的古老中,蕴藏的还有自然的原始,这天然合成的景色,使得每一个游人驻足痴望,而心中又有无尽遐想。
林中的一切,都有着沧桑的岁月,却不失乐观的精神,昂首挺胸站立在绿色的天堂。古林中还有动物的身影,在一棵高大的古树上,一只调皮的松鼠跳跃枝干之间,众人惊奇不已,忘了这本是森林,本是动物的乐园。继续向西岸前行,路经汪伦墓,看着这位豪迈人士的墓碑,我不禁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紧随诗仙的步伐,我又来到桃花潭西岸,这里怪石陡峭,临潭峙立,形似龙盘虎踞,隐有龙争虎斗的气息。
踏歌古岸,桃花盛放,争奇斗艳,古老的建筑立在桃树身后,古意盎然。绿色的树,艳丽的花,蔚蓝的天,啊!这么美的地方让我明白了李白为何畅游此地数月。不止李白,更多的人慕名前来,一睹这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桃花潭的美景。踏在古岸,仿佛听闻急促的脚步声,仿佛看见两人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正是这里留有李白的踪迹,后人才轻踏寻踪,思古幽情,游兴盎然,最终被景致吸引,流连忘返。
寻到河岸边,水该是如传说一般清澈见底,平静如镜。可如今,潭水早已不如以前,不像李白历游时一般清澈,不像所言一般碧绿,曾经的潭水美景到哪里去了?如若李白再来,见到此情景,必定失望而归。水分明被污染了,临近岸边的水面上,还有些漂浮物,而水底,再也瞧不见它的深千尺,已被沉积物所掩盖。千尺潭水都见不到了,谁又能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那可是比潭水还深的情谊。如今,明白他们情谊的人已寥寥无几。潭水变了,再也见不到水映周围万物的倒影了;也感受不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了;更感受不到李白来时桃花潭的真正令人痴醉的景致了。若是水不如以前,那么万物皆失色,名扬中外的桃花潭风光,再也没有迷倒万人之姿了,大多数人必会尽兴而来,失望而归。没有妥善地保护好潭水,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抹了黑色,美中不足。即使桃花开得再盛,山林绿得再美,可水却不与它们并肩而行,桃花潭就成了略有不足的闻名胜境,再也称不上仙境了。桃花、山林与潭水合成了一个秀丽的桃花潭,三者共存,一者退却,美不足矣。
桃花在,山林存,潭水却被它们抛弃,越来越远,在后面若隐若现,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了。谁能再造潭水的清洁,还世间一个仙境?还是不要指望别人了,就让我们一起去保护花、林、水,共拥自然风光、古韵悠远的桃花潭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