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堂优秀教师必修课》读后感作文
在读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是时,作者高万详老师提到今天的基础教育从总体上看有许多令人痛心之处,其中也谈到了应试教育之痛:分数几乎成了中小学教育的唯一的评价标准。书中提到一位特级教师的感慨:让学生做了这么多的题目,往往也是为了考试,而将来能能派上用场的东西恐怕了了无几。那么现行的教育体制无法改变,作为一线老师也只有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不断反思,就象教育家朱永新所说的如何“戴着镣铐跳舞。”
前几天我堂弟从美国回来,向我介绍他儿子在美国的读书情况:一天老师给他10岁的孩子留的作业是谈谈《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放学之他儿子后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还不时解释到:“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过了几天,他儿子终于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洋洋洒洒,热热闹闹。
听到这我就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感到汗颜,早期布置的班队活动“制作水果拼盘”,让班委组织讨论方案至今下落不明,让学生填写的有关“好牛牛”的优秀事都让家长越俎代庖了……是学生某些能力的退化,还是老师教育教学中所缺失的某一块?
现在想想在课堂上可能比较注重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传递,而没有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其实我们更应该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少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以及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也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我们可能也喜欢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其实细细想来对人的创造能力而言,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让学生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得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