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文章 2019-07-06 11:57:20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句

《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篇二:边塞诗歌鉴赏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读边塞诗应注意的几点:

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盛唐之诗风: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诗风: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花雪月李益)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之诗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象一朵凄美绝艳的异域奇葩。它开在远古的楼兰,它开在僻远的大漠,它以它似火的颜色点燃了壮士的青春,它以它馥郁的芬芳诱惑着鲜活的生命。绝艳背后,是旷古的孤独,是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索。

一、概念阐释:以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李颀、岑参等。

二、分析概括此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1、如火的激情——边塞健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情怀的袒露

边塞诗多塑造边塞健儿的英雄形象,歌颂从军报国和建功立业,从而抒发自己的壮志。 如①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②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③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④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虚实对比为该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⑤《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旷世的孤独——对戍边将士思乡情怀的关注

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如

①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无那:无奈,只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②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

③《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回乐烽均为地名]

3、深沉的思索——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考

诗中或写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破坏,或写对和平的向往,或写对军中某些现象(譬如苦乐不均、将帅无能)的不满。如

① 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②常建的《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③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百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金河、青冢、黑山均是地名]

④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 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以上只是大致的归纳,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时诗中呈现出的情感也是很复杂的。如王翰的《凉州词》中既充满慷慨之气,又夹杂着一种悲凉。

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其中既有对家乡深沉的思念,又隐含着将士戍边报国的责任,二者交织,慷慨悲凉。

三、归纳此类诗歌经常出现的意象

标示边疆、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关山、青海、玉门关、楼兰、边、燕然、沙场、大漠 边塞特有的事物:烽火、城楼、(细柳)营、琵琶、戍鼓、横笛、羌笛、芦管、芦笛、 与战争有关的武器:角弓、鞍、马、刀、号角、

与战争有关的人称称谓及历史名人:将军、都护、兵、军、征人、李广(龙城飞将) 表达征人思乡常用的意象:月、羌笛、芦管、雁

与战争有关的关键词:征、战

四、对抒情方式的归纳

1)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例如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最后两句即为直抒胸臆

2) 间接抒情

①借塑造人物抒情。仍以李白的《塞下曲》为例

②借写景抒情。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征人思乡的情感借景(如雪之沙、如霜之月)得到了抒发。

③借议论抒情。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后两句借议论表达了对朝廷所派将领昏聩无能的不满。

④借物抒情(也叫托物言志)如杜甫《房兵曹胡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此诗通过写骏马的神清骨峻,凌厉奔驰突出其雄健,又写其具有的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以及它的忠贞。是马而非马,作者这里正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这匹马,表达盛唐时期一种蓬勃向上、渴望建功立业、封侯千里的精神。,既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