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说话作文教师中心稿
“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也。”魏文帝对文学的作用给予了最高的评价。文学是语言的,也是思想的,它让人在自觉的审美愉悦之中无形接受思想文化的熏陶。好的文章除了语言的美丽,思想的新颖,还要用丰富厚实的理由使人信服,即要用事实说话。这里特以近几年高考中的高分作文(不一定都是满分作文)为例,说明作文怎样用事实说话,虽然所选语段并不都至善至美,但考虑到是高考考场那么短时间里的“急就章”,已是难能可贵,因此尽量保持文段原貌,使之更有说服力。
1下笔妙喻连珠,语言生动形象。
《尝试》:“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
乌云翻滚,勇敢的鸟直冲云霄;恶浪汹涌,扁舟弄潮浪尖;尝试是强者的路,是弱者的墙,在这连珠般巧妙比喻之中,让人自然体悟到无所畏惧的精神就是尝试,迎难而上的气魄才是尝试。这样的开头怎不吸人眼球?
2落墨即涉文史,思想深邃广博。
《思维,请守住幸福》为了引出“什么是幸福”的话题,这样起笔:
茫茫中华史,从未忘记幸福的存在。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为他们遭弃了;李白是痛苦的,因为朝野乱了,于是,时间在追问历史:“何为幸福?”
虽然语言不是很华丽,句式也不是非常整齐和谐,但作者思接千载,一下笔就把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深远的大文化背景之中,把丰富的历史人物事件形诸笔端,穿过岁月的轮回,考问幸福的真谛,进而去感悟飘逝的人生,这样的开头让人感到思想厚实,张力弥满。
3反复引喻类比,观点水到渠成。
《挫折,莫要放大痛苦》为了劝谕人生“不要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失意放大痛苦,而失去生命的快乐与希望”,开头写到:
如果小草为自己没有树的伟岸而痛苦不已,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草原辽阔无边的壮美;如果流水为前方只剩断崖残壁而痛苦不已,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瀑布一泻千里的磅礴;如果牡蛎为心中有颗不安分的沙粒而痛苦不已,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闪烁迷人的珍珠放射光彩;如果人们为生命中的挫折失意而放大痛苦,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快乐,希望,成功,幸福。
小草、流水、牡蛎等,没有因为自身的渺小、挫折、磨难而痛苦,因此有了世上美丽的草原、壮观的瀑布和迷人的珍珠,那么,人也就不应因小小的打击挫折而失去美的希望与追求。这种通过事物类比引出观点的手法,在推出观点时也间接起到了说理作用,因此观点一提出,就立得很稳。
4正面列举史实,言之凿凿。
《心灵的抉择》在阐释“不要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要让污垢蒙蔽心灵,要为自己为世人捧出一颗高贵纯洁的灵魂”时,有这样一段:
生与死之间,邱少云选择了死,选择了光荣;孔繁森选择了贫穷的山沟,选择了泽被后世;雷锋选择了钉子;李素丽选择了微笑;鲁迅选择了孺子牛;海伦选择了站起来,他们都是精神的巨人。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从平凡常人到文化伟人,从战胜自己到心系民众苍生,从国内到国外,选取典型事例,进行高度浓缩概括,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又用简洁精当的评议,揭示事实背后深刻的内涵。
5正反结合,对比彰显事理。
事实最有说服力,对比之中的事实更有说服力。《诚信的追求》为了强化对诚信的追求,采用正反事例对比来彰显事理:
悲壮的荆轲在易水之畔用大无畏实践了生命的诺言,横刀笑天肝胆昆仑的谭嗣同用鲜血和生命维新变法,蹈海醒民的陈天华、仗剑去国的秋瑾女士也都向世人昭示着一个人生最大的诚信,他们被历史的大笔永远铭记。再看历史上那些在生命的风口践踏诚信者的结果吧:老奸巨滑残害忠良的秦桧身败名裂,玩弄权柄窃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被后人唾弃,卖国求荣的汪精卫更是让国民恨之入骨。他们失去了诚信,失去了民心,也当然必定失去一切。”
对比之中,孰高孰低不辩自明。
6多角度概括现实生活,有的放矢。
文章“经国”,就要干预现实。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引用丰富的史料说明道理,最终目的仍是要指导现实生活。史料是“矢”,生活是“的”。回到现实,文章才有了功用,才能“经国”。对生活现实高度浓缩,文章的针对性更强。《包容“不理解”》一文说明“生活中不理解的例子比比皆是”时写到:
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的保守,老年人不理解年轻人的张扬;爱娱乐的不理解图书馆的“压抑”,爱读书的不理解歌舞厅的“疯狂”;城里人不理解乡下人的“老土”,乡下人不理解城里人的“假洋”。
列举生活中同一个时间平面上种种互不理解的事实,这是横向列举。接着说明“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理解,寻求理解”时转换笔法,纵向列举了一个人在不同生活情境中渴望理解的种种情形:
渴望在那份令人窒息的孤独之中,能有真诚的安慰消融满腹的委屈;渴望在作出一项深思熟虑的决定之后,不再被人称为“怪诞”;渴望在可畏的流言充溢的世界里,能找到一方宁静的空间;渴望在被误会被伤害时,能有人肯来听听你的倾诉……
许多人互相隔膜互不理解,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这样纵横交织列举事实,令人信服。
7以诗文名句勾带史料,典雅脱俗。
培根说求知可以装潢,可以傅彩。在中国文化中,诗文最风流。作文中适当引用诗文典故点缀其间,则文采动人,风韵雅致。《美的遐想》论证“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观点时写到: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美得妩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美得娇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得玲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得仪态万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朝气蓬勃的美,“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儒雅飘举的美,“拈花把酒,笑喜怒痴嗔”是大彻大悟的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坚强刚毅的美。姑苏江南,烟雨楼阁,是美;大漠孤烟,碧天黄沙,是美;明眸皓齿,倾城倾国,也是美;羽扇纶巾,潇洒从容,同样是美。
这个语段顿使文章增色,虽是“梨花一支”让人感到的却是春色满园。其实引用的这些诗文典故,大都得之教材,并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才能,关键是在那有限的时间里,怎样让平时脑子里积累的知识活起来,能随时听候调遣。把作者心中的语言材料比作战场上将帅手下的兵,兵在精不在多,兵精则以一当十。
8演绎文史情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富有文学才华,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丰富的优势。用形象生动富有文学性的语言,点染历史人文情境,在对历史人文演绎之中,寄寓自己长长的幽思,借古人的酒杯浇心中的块垒,这是高招,也是妙招。《永恒的答案》一文用“流浪的诗魂”、“雁落塞北”、“半生的重量”三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分别领起李白、王昭君、苏武三个历史人物故事,用富有想象力的文学语言演绎三个人物的生平,再现人物高贵心灵,来寄寓对那种用生命和灵魂作出伟大选择的心灵的歌颂,写得精彩动人,美仑美换。其中“流浪的诗魂”一段是这样写的:
那一只骄傲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我们的“谪仙”却早已不见踪影。美仑美奂的皇家庭院,潜得下一代帝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一个不羁的灵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魂的屐迹遍布五湖四海,换回的是一代代人津津乐道的诗篇。“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的七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那一个灵魂,选择了流浪,选择了远离宫廷的纷争和世俗的纷扰,一路流浪一路捡拾山的雄浑,捡拾江河的奔腾,捡拾风的耳语,集成册,谱上那一份特有的奔腾,留给后人一遍遍的重温一遍遍的心潮澎湃。
读罢这集才学胆识于一体的文字,怎不令人拍案叫绝?
9熔万千灵方妙法于一炉,文笔恣肆,才气纵横。
任何方法都是有用的,任何一种方法也都是单薄的。语言为思想服务。熔各种手法于一炉,用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深邃高远的思想和高尚雅洁的审美情趣,乃文学之至境。《世界因多彩而精彩》不愧是满分作文,特摘录主要段落共同欣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世界因万物而多彩,也因多彩而精彩。
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三国的鼎足之势,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风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及明清的肃穆庄严,无一不美。
所以我说:历史因多彩而精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吟咏徐志摩的佳句,我也轻轻掀开文学的神秘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凤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各臻美境。
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你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领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抹抹耀眼的亮色。
所以我说:大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何必再去争论红楼中的花魁呢?不正是有了宝钗的端庄,黛玉的优雅,湘云的开朗,妙玉的清高,熙凤的泼辣,晴雯的俏丽,紫娟的聪慧,平儿的细致,大观园才得以流光,《红楼梦》才得以溢彩吗?不正是因为有了各种个性迥异的人,才构成这个丰富的社会么?
所以我说:历史因多彩而精彩。
是的,太多了,世界的确因多彩而精彩。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去领略春华秋实,夏炎冬寒;让我笑对阴晴圆缺,雾来云往,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