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孝的作文范文
中华美德何其多?以孝为首。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之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谈孝的作文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篇一:谈孝】
“笑声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正是那聚首的欢笑,离别的忧伤,让我倍加珍惜亲情的可贵。
孝,是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孔子重孝,“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中国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当头。友情故然可贵,但亲情更可贵,而“孝顺”则是对长辈的关怀或证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只要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孝心让人成熟,长大。我想没有对母亲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谈得上爱我们这个国家呢。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篇二:谈孝】
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它代表着一种修养与品性,它是中国式的感恩,延续千年。孝是没有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从古籍的字里行间品味出孝的强大魅力以及它给予我们深深的感动。
为什么孝的精神能够延绵千年而依旧新鲜?那便要从孝的含义说起:孝是指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护,这是一种爱的传承。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的母亲正是伟大的中国父母的代表,而这个故事也承载着父母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付出的极大努力。孝是亲情的重要部分,它基于血缘,却没有终点。李密在《陈情表》中真挚陈述的故事告诉我们:孝,是一种感恩,这并非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不是礼尚往来,而是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触动与感念——我想,这就是虽然相隔千年的时间与空间,孝的精神依旧能够打动我们的原因。
想要做到孝,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做法为标准呢?孟佩杰可以是典范,李密也可以作为参考。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每个时代都会给出不同的见解。依我之愚见,当今时代提倡孝道应当将传统精神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样的孝道才会有现实意义与发展价值。
从孝的本意出发,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尊敬、爱护长辈。他们为生养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物质代价,但最重要的是,爱的付出是无法衡量的,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他们的心力交瘁。待到他们年老了,我们长大了,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怀来重温当初的温暖与甜蜜。尊敬与关爱,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基础的孝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是他们生命的延续,这是如此神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孝敬长辈,更要做好自己——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成为一个可以走到哪里就把正能量带到哪里的温暖的人。当长辈的脚步被岁月放缓,这种生命的活力方能使他们感到宽慰与骄傲。
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我们既不能将他们的关怀视为无限制的爱,也不能凭臆断敌视他们的教导。在与长辈相处时,我们不应该过于拘束与畏惧,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但同时也不能太激进,要理性独立地思考问题,积极与长辈沟通交流。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广大并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处事能力的人,这样的孝道也是时代所要求的。在对待长辈的态度上,我们不能时时迷信长辈的话,但也不能不听教诲、拒绝人生经验的传授;我们要敢于为自己做决定、为自己负责任,同时也要及时使长辈知道我们的发展状况。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传诵千年的箴言,无数次地叩动沉睡的心灵。孝,是经不起追悔莫及的感恩,行孝道,于足下始!
【篇三:谈孝】
中国的汉字文化课文博大精深,一个普通的汉字就有独特的含义。例如,孝字;它是由一个老字和一个子字组成的,老字在上,子字在下,这就代表着孝就是孩子把老人放在心上,关心爱护。那么,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怎样看待孝的呢?
当今我国要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可是现代社会是什么?古文有所介绍。鳏寡孤独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但是,现在中国有几十万的留守老人和空穴老人无人嘘寒问暖。我国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采取了许多行动,可是都收效甚微。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应该分三步。
第一步是先对我国国民进行关于孝的思想教育,并且把教育重点放在中小学生身上。这是因为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没有思想的奠基,一切行动计划都是浮云。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而且较成人来说容易教育,再加上中小学生的行为会对他们的家长造成一些影响,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又间接教育一部分成人,所以就事半功倍。我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国家通过教育部在小学和初中开设道德教育课。其他方法也不少,比如:制作关于道德的动画片,在网上建立相关网站或发布相关公益广告……
第二步是断绝过命的后顾之忧或者说是借口之源。很多人都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掩饰,不想回家看望父母。可是,你们又没有想过父母为我们牺牲了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甘心为我们做牛做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他们有没有吝啬一点时间起我们于不顾?为了杜绝这种人找借口,国家应设立孝日,来给国民孝敬父母的时间。
第三步是孝敬父母的事例进行表扬。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关于孝的评选活动。例如现在的中国十大孝心少年。可是,这远远不够,我们应加大评选范围:每乡每镇都评选孝心国民,并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过如果国家这样做可能会让外国人耻笑:中国国民孝敬老人还需要国家鼓励奖励?太可悲了!因此,大家还是自觉些吧。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大海汪洋,我们何以为报?也只有常回家看看、常陪在父母身边才能让我们的心不在愧疚吧。
【篇四:谈孝】
古时候有一个小孩受人邀请到家里做客,房主请小孩吃水果,小男孩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当快要走的时候随手拿了两个放到了袖子里,在向房主告别的时候突然从袖子里滚了出来,房主看到后很惊讶,就问小男孩原因,小男孩尴尬地说:“我母亲从来没有吃过这个,我想让她尝尝。”听到这些话房主很感动,就让小男孩带走了。
这是我很久以前看的故事,细节已经看不清了,只依稀记得大概内容,但是从我平淡的叙述中你是否感受到了一份浓浓的爱呢?尽管小男孩的做不妥当,可是他的初衷我们不可否认,仍然是我们的榜样。
对亲生母亲孝顺那是理所应当,可对继母孝那可就难得一见了。
有一个男人,他的妻子死了,留下了一个儿子,不久后,他又娶了一个妻子,由于这个小男孩不是她亲生的,小男孩受尽了委屈,有一天,他继母生病了很想吃鱼,可这大冷天的哪有卖鱼的,小男孩知道后就来到了小河边,面对着这厚厚的冰打了一阵哆嗦,然而他二话没说就脱起了衣服,他想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这冰,终于冰化了,小男孩捉到了鱼,可这时候的他已经没了体温,全身都是紫的,继母知道后,感动不已,在以后的日子里对小男孩关心至极。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试想这个男孩连继母都肯献出生命,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呢?百善孝为先,这我们都知道可又有那个付诸行动了那?我们不给父母找麻烦,跟他们吵架,对他们来说就谢天谢地了,孝顺也许只有在梦中才会发生在他们身边,现实中从未想过吧?
如果你从我的文章中受到了一点启发,有一点想改变的念头,也不枉在我文章中浪费了那么长时间,赶快和你的父母们聊聊吧,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了解你的内心,让他们知道你正在改变,这样你和你父母之间会更加和睦,我想着也是孝顺父母的体现。
让我们做一次孙悟空,来一次七十二变吧,期望看到不一样的你,尝试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尝试机会为零。
【篇五:谈孝】
一个“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这就注定了父母只能陪子女一段路,一段不太长的路,上为老下为子,子在老的下面,因此做事因以父母为主,百善孝为先,多为父母想想
孝是本能,良心,美德!孝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人们都是以孝为主,李密是其一,晋武帝多次征招,他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是上书陈情,辞不赴命,在刘氏久病床榻之时,毅然谢绝了晋武帝的征招而侍奉床前,未曾废离。
在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名利而抛弃父母,又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名利而抛弃父母,又有多少老人独自生活无人奉养,敬老院的兴起这又意味这什么?与古人李密相比,我们的孝不值一提!
孝是什么?怎样才算孝,下面他将用自己经历来告诉我们,包拯的父母早亡,由兄嫂抚养长大,考取功名,在一次判案中他发现他的侄子犯了死罪,他不见客直到侄子被砍后,侄子死后他立刻到嫂嫂家中,跪在门前请求嫂嫂谅解,直到嫂嫂原谅才起身,后来他叫嫂嫂为嫂娘以示尊敬,为她奉养终老。
这才是孝,我们不能以孝的名义做违法的事情,自古以来忠孝难全,有许多人弃孝为忠,而从没有想过忠孝两全,在功名利禄与孝之间,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孝,人们认为行孝的时间很长,我先成就功名再来行孝也不迟!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最大的遗憾,时光如白驹过隙,时间不等人,我们要及时行孝,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就如一个人宁愿乞讨为生,奉养父母也不愿意外出打工,他深刻的明白自己照顾父母的日子不多了,自己及时行孝为时不多,我们要及时行孝,不要让自己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孝是每个人都会说的,孝不能用金钱来完成,行孝要用心,用一颗感恩,真诚的心如孝顺父母,让我们早日尽孝,真的做到孝!
【篇六:谈孝】
孝这个字在中国古代汉语里的意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古有百善孝为先的格言和二十四孝的故事。今有樊猛、谢延信等孝敬长辈的事迹。由自此可见,我们并不缺乏孝。但是现在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再来谈一下孝。
那么什么是孝呢?我认为就孝道是要让父母快快乐乐的安享他们的晚年。我曾经看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被深深的触动了。这个广告的内容是:女儿每次给家里打电话询问父母亲的生活中状况,父亲每次都是向女儿这样说:“我现在过得很好,你别心。”过得真的好吗?不好。是爸爸为了让能女儿安心工作而这样而这样说的。我很想对广告中的女儿说:“不知您算没算过这样一笔账。假定您的父母现在七十岁,假定他们还能在再活二十年。以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来说,您每年只有几天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真正在一起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这样算下来一年也就十几个小时,二十年也就只有一百多个小时,十几天的时间,二十年真得很短。别爱得太迟,常回家看看。”
相信对于疯狂孝子樊猛的事迹,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有必要再提一下对于那些忙于工作、忙于应酬的人。樊猛是北京一家电子公司的员工,为了圆母亲想要出去走走的愿望。他用轮椅载着母亲一直推到云南,总路程3359、8公里,历时100天。他的孝顺、他的坚持是值得你们学习的。每次节假日,不知你们是否记得,在那遥远的乡村里你们的父母在那等待着你的出现,渴望你们能回家和他们一起过节。不要以任何理由来掩饰你们不能回家这个事实。2013年全国人大通过一项决议“把常回家看看入法”。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政府在行动,你们还等什么。不要等到自己的父母去世了之后再唉声叹息的说:“
为什么自己当初没好好孝顺父母?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带上妻子,带上子女常回家看。这就是孝一个大写的孝、真正的孝。
【篇七:谈孝】
“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黄香温席、卧冰求鲤、鹿乳奉亲、换肾救母、背母求学……这样的孝亲故事数不胜数。不仅如此,我们身边也正在发生着一件件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我的外婆就是这样的人。
每当双休日的时候,妈妈经常带我去看望外婆。外婆已经年近七旬,两鬓已有几缕银丝,皱纹早已不知不觉地爬满了她的脸。但是每个双休日,外婆都会带上太祖母爱吃的东西,千里迢迢搭公交车去看探望她。太祖母已经是九旬老人了,满头的银发,脸上布满了一条条深深的皱纹,一笑起来一脸的褶子,满口的牙齿几乎掉光了。一见有人去她家,她驼着背,弯着腰,步履蹒跚地向前移动着。一边走一边说:“你们是谁啊!干什么来,来我家偷东西呀……”后面支支吾吾的,凭谁都听不懂。因为太祖母患有老年痴呆症,所以她不认识人。大家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可外婆却丝毫不介意,每次一见太祖母,不管是否理睬她,外婆都走过去拉住她的手,亲切地叫道:“姆妈!”而太祖母就呆呆地看了外婆一眼,渐渐地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高兴地说:“三媳妇你来了。”可见得外婆经常来服侍她,已经在太祖母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也常常跟着外婆去看望外祖母。每次到了太祖母家,外婆总是先帮太祖母梳头。外婆轻轻地把蓬乱的头发拢在一起,慢慢地梳,还细心地打了一个麻花辫,再盘上去,最后细心地用夹子一个一个地把辫子固定好。太祖母原本蓬乱的头发就变得十分整齐。太祖母显得更有精神了。外婆又把从家里带去的饭和菜一口一口地喂给太祖母吃,把最大的虾剥给她吃。太祖母一边慢慢地咀嚼,一边微微地笑着。待太祖母吃完饭后,外婆又连忙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到小院子里,扶着太祖母慢慢地来到门前晒太阳。外婆再打来一盆温水,把毛巾先打湿,微微拧干,轻轻地给太祖母擦脸擦手。恰逢邻居走,总是忍不住夸外婆是个孝顺的好媳妇。可外婆却笑着说:“这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
每次跟着外婆的去太祖母家,我都深有感触,也使我慢慢地理解了“百善孝为先”的意思。是啊!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就应该要孝顺我们的长辈。外婆就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篇八:谈孝】
“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孝”在我们的文化中可以排在第一位。儒家提孝,道家提孝,但孝却不是儒家的或是道家的,他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这源于最早的社会,最早的制度,氏族社会和宗法制使得中华民族最看重血缘,最看重家庭。而从血缘而来的,就是父母关系,就是孝了。与自己最亲进的人便是父母,对父母的尊敬就变成了千百年来传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孝道文化了。
不论何时,从古至今,孝的地位从未被撼动过。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洗涤,更加升华,完善。现代人的孝早已不同与古代人,二十四孝中的东西并不适合我们。我们的生活,理念与古人不同。
古人讲孝,是要对父母绝对的尊敬,听从,不可反对。但如今的孝是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建立的,我们尊敬父母,他们将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孝敬父母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但像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发生的,为了父母牺牲自己的孩子,是对人性的摧残,对生命的不尊重。年近七十的老人,装作婴儿一样啼哭,则更令人恶心。我们孝敬父母一定要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看待,不对父母绝对服从,不是父母说人么就是什么,更要在父母不对时积极反抗。
父母对现代人的感觉更像是老师,他们知道的比我们多,他们在这个世上活了三十年,许多东西是我们所不懂的,我们从懂事起就跟着他们学习,并且一直这样,父母像个长辈一样,将毕生所学的教给我们,又养育了我们,所以我们会对父母尊敬,报答。父母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我想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尽孝是必须的,愚孝是不能的。
尽一份孝心,也许是在父母生病时端上的一杯热水,也许是用小手轻捶那日渐苍老的脊背,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优加红星,也许是父母生日时的一句祝福。或许这些小小的孝心之举,就可以让父母感到一丝慰籍。我们能不能认真做好每件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让父母少一些牵挂、少一些操劳,这都是表达孝心最好的方法,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声。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一起把它传承。
【篇九:谈孝】
百行孝为先!中国从古至今都流传这句话。可是又有多少个人做到了呢?不是说没有,从古至今也有不少这样人。
不知道为何。也许是时代的变化使我们改变了吧!又或许是物质使人变得现实和势力。尊老的习俗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很喜欢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我。习惯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的味道。习惯了他们因为平常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而发生执拗。习惯了回到家中他们简单而又温馨的问候。习惯了……
然而不知怎的现在很多人不喜欢和长辈生活在一起。厌恶他们老了不中用了。厌恶他们婆婆妈妈反反复复的问题。总是有很多理由来憎恨他们。更有甚者在老人病倒的时候,大骂他们怎么不早点死要在这里做累赘。把他们放在医院里不闻不问。在他们没有了劳动能力的时候逼他们签署遗产书。然后将赶出家门任由他们无家可归。在马路跌倒的时候没有一个肯伸出一下手……
还有很多多不胜数的示例。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你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生你养你的父母。就是不是父母那也是你的长辈。你们可以对一只狗都那么有爱心。在别人面前那么显爱心。在对待他们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一丁点耐心呢?那为什么就不可以把爱分给他们一点点呢?请记住没有她们就没有现在的你们。就没有你们现在所有的一切。也请记住在你们嫌弃他们老了行动不方便的时候,想想一下你小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的教你们一步一步的走路。一小口一小口的喂养你。现在他们老了就相当于你们小的时候一样。不要那么嫌弃他们。因为他们也是那样辛苦的把你们养大成人的。你们的孩子也是他们帮忙照顾。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十月怀胎分娩的痛苦是你们所不知道的。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的所作所为给你们的后代的影响。要是他们也像你们这样在你们年迈的时候这样对待你们。那么你们的感想又是怎样呢?都说一个人影响三代人。请你们给后辈做一个好的榜样,不要让他们步你们的后尘。
其实他们的要求不高。劳累了一辈子。辛辛苦苦把你们拉扯长大。他们从来不会嫌弃你们那么你们为何要那也对待他们。无论怎样你们在他们心中永远那么重要。在一起那么困难的时代里他们都没有想过要放弃、抛弃你们。你们不觉得有愧于他们吗?就是他们曾经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那也他们为了你们而做的。他们只是希望老有所终。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他们只是希望你们能够留一点时间去陪他们。即使是一声小小的问候和关怀他们也会为此高兴老半天。这过分吗?他们的要求是如此简单。
你们常常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可是你们自己做到了吗?孝不是用口说说就是了。还要付之行动。希望所有的爷爷奶奶永远健康快乐!
【篇十:谈孝】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题记
自古以来,孝可撼天,可动地。从孝感苍天的虞舜只三国时期哭竹生笋的孟宗,实乃大孝之道。犹记得那三国的孟宗之因母亲的念想竟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多月去寻,但都“宗无计可得。”便无颜去面对母亲。“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兒地裂,尽出笋。”这动地的一幕只因那一份实诚的孝心,得是何等难能的可贵啊!
桓宽在《盐铁沦。孝养》里面有写:“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恰如为病母尝汤药的西汉汉文帝刘恒,身为帝王,却不“摆架子”,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更为病母“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非亲尝弗进。”她的所作所为让我看到的并非是极具威严的一国之君,只是一个味母亲并亲记挂于心,尽心尽力照顾病母的儿子!这又是何等的实在。
转眼现今,空巢老人,叛逆孩童……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他们将一生的爱给你们,却只为那一声爸妈。可得到的却只是那一沓厚实的钱,他们从不却什么钱,也不图任何其他物质,只求你们能够留下,陪陪他们,哪怕只是唠唠家常。你不知道,他们那半生存了好多话,却只能藏进那满头白发;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所以,让我们放慢自己忙于学习工作而匆匆行进的脚步去陪一陪父母散散步吧。他们需要的就是这些,你们所忽略的也正是这些。正所谓“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汉朝年仅九岁的黄香便知扇枕温衾,后汉陆绩怀橘遗亲之时,也只是6岁。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化,物质越为丰实,孩子们本该无暇的想象,天真的行为也被这“无情的世界”玷污。我们总把“幼稚”当作“成熟”,向父母一次又一次的进行人身攻击——“不用管我,我自己知道!”现在的我们还没到那种可以被父母放手的程度。请相信,待到合适之时,他们会放手双手任我门去博,我们总爱把所谓“大无畏精神”爆发于错误的地方。“百善孝为先”,我们作为子女,就理应理解并善待父母,不该对他们拳脚相向。中国有句俗语,大体意思就是说:不孝不敬父母者,则遭五雷轰顶之惩戒!”
从古时的文言文记孝到如题记所述——歌词来表达孝,还有2014年春节时大萌子那“三行情书”,都是不同时代所体现的孝文化之美。在我眼里孝会“笑”……
“一生要强的你们啊,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谢谢一路上有你们……
本文标签:
[!--temp.ykpl--]